大理石筑成。皇宫位于城市之中央。南由玄德楼下面段石头和砖建墙垣开始,皇宫建筑则点缀着龙凤花样浮雕,上面是光亮闪烁殿顶,是用各种颜色琉璃瓦建成。宫殿四周是大街,按照罗盘四角起街名。皇宫西面为中书省和枢密院。在外城南部,朱雀门之外,有国子监和太庙。街上行人熙来攘往,官家马车,牛车,轿子——轿子是般行旅必需——另外有由人拉两轮车,可以说是现代东洋车原始型,这些车轿等在街上川流不息。坐着女人牛车上,帘子都放下来。在皇城有个特点,就是必须戴帽子,即使低贱如算命看相,也要打扮得像个读书人。
殿试日子到。皇帝任命欧阳修为主试官,另外若干饱学宿儒为判官。在读书人生这个紧要关头到来之际,大家心中都是紧张激动,患得患失。过去多年来三更灯火五更鸡苦读力学,都是为这时刻。考生必须半夜起身,天甫黎明就要来到皇宫之外,身上带着凉饭食,因为没考完是不许出考场。在考试时,考生要各自关闭在斗室之中,有皇宫侍卫看守。朝廷有极严厉规定,藉以防止纳贿或询私。考生试卷在交到考试官之前,先要由书记重抄遍,以免认出试卷笔迹。在重抄试卷上,略去考生名字,另存在档册里。考生在考完放出之时,考试官则关入宫中闱场,严禁与外界有任何接触,通常是从正月底到三月初,直到试卷阅毕呈送给皇上为止。考生首先考历史或政论。次考经典古籍,最后,在录取者试卷已阅毕,再在皇帝陛下亲自监察之下考诗赋,然后再考策论。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对这种考试极为关注。他派贴身臣仆把题目送去,甚至有时为避免泄露,他还在最后刹那改变题目。
苏氏兄弟都以优等得中。苏东坡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那篇文章论是为政宽与简,这正是苏东坡基本政治哲学。不过,不幸有个误会。欧阳修对此文章内容与风格之美十分激赏,以为必然是他朋友曾巩写。为避免招人批评,他把本来列为首卷这篇文章,改列为二卷,结果苏东坡那次考试是名列第二。在仁宗嘉佑二年(○五七)四月八日,苏东坡考中,在四月十四日,他那时才二十岁,成为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得到此项荣誉,于是以全国第流学者知名于天下。
苏东坡这个才气纵横青年,这次引用历史事例,却失之疏忽,而且在试卷上杜撰几句对话。他发挥文意时说,在赏忠之时,宁失之宽厚,在罚罪之时,当恻然有哀怜之心,以免无辜而受戮。他写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日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几句对白读来满好,显示贤君亦肯用不肖,使之有展长才之日,这种史实颇可证实明主贤君用人之道。判官梅圣俞阅卷至此,对尧与皋陶有关此事之对白,不敢公然提出查问,因为经提出,即表示自己对年久湮没古籍未曾读过。苏东坡因此,才得以混过。考试过去之后,梅圣俞天问苏东坡:
“可是,尧和皋陶这段话见于何书?时想不起在何处读过。”
苏东坡这位年轻学者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