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创造结构,才能产生持续张力,而解决问题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
创造结构是怎样呢?
就像画家想画幅画,作曲家想作首曲子。他有个确切东西想要把它做出来,这就是创造结构。
反之,如果你用不是创造结构,而是解决问题结构,那你就会陷入像刚刚们所说读者所面对那种困境。
她目标是“别这颓废”。可是,她动力不是来自于她目标——她
她说:“当天,就制定满满计划,项项高效率地完成。第天,很开心。第二天下午,觉得有点累,没有完成当天任务,很沮丧。第三天,又开始拖延,当天项任务都没有完成。第四天,开始思考这做有什意义——生活就是不断完成任务过程吗?这些无趣任务又有什意义。
哦,意义。看来缺少点价值感,点奋斗理由,点梦想。于是,花很长时间思考诸如‘梦想是什?’、‘活着是为什?’这样问题,开始关心起人生意义来。”
觉得这个读者对人生意义寻求也不会帮她走出怪圈,而会变成又轮颓废、拖延、沮丧和振作开始。
也许你也经历过这样循环:打满鸡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后又回到颓废状态,等着下次再打满鸡血。这样循环多,就算有动力,们也会怀疑,改变是否可能。
那,这个读者问题在哪里呢?
如果把思维比喻成条河流,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有3个条件:
1.河流落差产生张力;
2.控制河流走向河道;
3.不断补充源头活水。
如果没有落差,河水就会停止流动;如果没有河道,河水就会失去方向;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河水很快就会枯竭。
也许你想到,她需要有个目标。但其实这个读者也是有目标,她目标就是“不想让自己这颓废”。所以她去思考梦想和意义话题,就只是为让自己不那颓废。
可是,这个目标为什没能给她带来持续动力呢?
创造才能制造持续张力
很喜欢本书叫《最小阻力之路》,作者罗伯特·弗里茨(RobertFritz),他原来是个作曲家,后来根据自己创作经验,开始开发创造力课程。
在这本书里,作者区分两种产生张力结构:创造结构和解决问题结构。他说:
其实,人思维发展也是如此。张力就是目标,河道就是行动方法,源头活水就是与现实接触。
如果没有目标,人就不会有行动张力;如果没有方法,目标就只会制造焦虑,而不会引发有效行动;如果没有跟现实接触,思维就会变成头脑中僵固规则,而不会有什发展。
所以,们课程也会从目标、方法和与现实接触三个方面来讲怎发展自己思维。今天们先来讲讲目标和张力。
什样思维,能够产生持续行动张力呢?对改变而言,经常会遇到个问题,就是改变很难持久。
曾有个读者写信跟讨论改变事。她已经颓废段时间,为让自己不那颓废,有天,她发誓要改变自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