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只是说“不见人”,并没有说是“没有看到任何人”甚或是“你看不到任何人”:因此,诸如“若无人在此,听到人语声是谁”,或者“若有你在此,又怎可以说是空山呢”此类尬问,在读者这里也就不存在。
(当然,逻辑专家们可以继续奋战。)他接着讲道:
相反,他感受自然存在是个整体。在自然中,山、人语声、日光、苔藓,皆是平等如。要在英语中保留这种无之感,必须要借助于“被动语态”:Ontheemptymountainsnoonecanbeseen.
然而,第行里,通过将预期is改成can
—JamesJ.Y.Liu,1962
(Liu,TheArtofChinesePoetry)
空山中人也不可见,
只听到有人语声在回响。
反射阳光刺破幽深森林,
闪耀
在青苔上。
——C.J.陈&麦克·波洛克,1960年
(陈和波洛克,《孤独之诗》)
陈与波洛克做些常见“装修”:第人称叙述者,“孤独”山,“某种角度”太阳,王维“见”(see)变成第二行“相逢”(meet)。他们主要创新在于将王维四行变成八行——这也使得最后行不得不分作两段,明显有些短促。
uponthegreenmoss.
—C.J.Chen&MichaelBullock,1960
(Chen&Bullock,PoemsofSolitude)
鹿寨
孤独山上
种绝对谦逊。坏翻译,从头到尾都是译者声音——即是说,见不到原诗人,但闻译者聒噪。
9
TheDeerEnclosure
Onthelonelymountain
Imeetnoone,
再次跌落在青苔地上。
——刘若愚,1962年
(刘,《中国诗艺》)
刘若愚著作《中国诗艺》以1940年代“新批评”技巧来阐释中国诗歌。新批评派宣扬对诗中感官非历史、非传记性专注,尤其欣赏暧昧、反讽、精心比喻以及暗示,而通常忽视音乐性。因此,刘版本比大多数更精确,但二句跌跌撞撞,第三句气喘吁吁,末句砰然跌落在苔藓地上。
在评注里,把第行直译为“emptymountainnotseepeople”之后,他说:
10
Ontheemptymountainsnoonecanbeseen,
Buthumanvoicesareheardtoresound.
Thereflectedsunlightpiercesthedeepforest
Andfallsagainuponthemossyground.
无人与相逢,
只听到人语
回声。
太阳光芒以某种角度
穿过林木深处,
Ihearonlytheecho
ofhumanvoices.
Atananglethesun’srays
enterthedepthsofthewood,
Andshine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