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决定和儿子起面对“死亡”问题,尽管这看起来太早些。沙发上有本天天读物《小老鼠恐惧》,是吴迪买,其中“恐惧”栏目后空格里,填充着天天笔迹“黑暗,单独睡觉让忐忑不安”,“电梯开门巨大声响”,“落水,坠崖”,另外有《兔子z.sha指南》,描述各种z.sha方法,还有《所有朋友都死》,主角是只在地球灾变后孑遗恐龙。
吴迪觉得,让孩子面对这些心中恐惧,鼓励他深入思考,比扭过头去好。这也是心理学家建议。她觉得这种方式见到效果,天天渐渐能够情绪自控,说z.sha次数少得多。
吴迪刚回上
大发脾气,嚎啕,打人,“似乎每次输赢都是生死攸关”,会哭上半个小时。天天也不能容忍有丝毫迟到,不然会大发雷霆。后来只好作罢。
同学们把天天叫作“哭宝宝”。连星辰爸爸也知道。课堂提问时,大家都举手,老师没有叫到天天,他也会哇声哭出来。即使是在天天爬窗时刻,大家也只是若无其事地看着,没有人觉得稀奇。事后老师询问,同学们说:“他就是那样。”而在中方老师那里,天天被称作“z.sha宝宝”,这让波兰女教师觉得吃惊,她也发现天天经常用英文说“suicide”。
但在学习上,天天又非常自律,从来不需要担心完成作业事。他英文在班上出类拔萃,文学分析能力出众,句法掌握熟练,又喜欢用新词汇,明显比别孩子高出个层级,外籍女老师因此很看重他,又觉得他能够领会人性细微处,成年后适合从事做心理学研究或创作、导演。
天天爬窗z.sha事件之后,吴迪觉得自己必须回来。
钢琴和脚气
天天笔记本里,保存着妈妈和天天共同制作情绪分析表格,两支并立竖轴分别标明天天和妈妈情绪值。妈妈栏最轻微是“脸坏”,逐渐升值到“大声说话——吵架——哭——不说话,不理睬——断交,不来往”,天天表现则是“哭——骂人——威胁跳楼——(每周次)要z.sha——打人——要杀人”,峰值则是每两月次离家出走,分值上则标明从10到1000。
天天对母子情绪分析感觉是“还行”,除非那些自己不愿意探讨话题,比如别人说他坏话。这个选项没有出现在表格上。
以往在家里,天天说要z.sha,爸爸回答是“你去呀”,天天又作罢。吴迪回答则是“不许说”。她理解这是儿子种试探。心理医生曾经说,天天大约不会真去做,但可能性格有这方面倾向。
吴迪觉得这和自己失于陪伴有关系。回家之初那个寒假,她和儿子二十四小时泡在起。天灯灭之后,儿子在被窝里呼吸忽然变得急促,问起妈妈会活多久,知道妈妈会比自己早死三十多年,忽然大哭起来:“妈妈,不要你死。想你陪到死。”
吴迪有丝感动,“这种情话,少有人说”,她觉得儿子是被长期分离后到来甜蜜窒息,害怕失去。有时她需要用手轻拍儿子心脏,或者顺着他额头抚摸下去,直到眼睑,来平复他心中不安,也弥补自己以往亏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