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后晋之后,由于契丹无法管理如此庞大疆域,在各地反抗声中不得不退回北方十六州界内。
与此同时,中国北方经过后汉,进入后周时期。雄心勃勃周世宗意图组织北伐[7],收复十六州,后周军队向北收复最南面瀛洲和莫州[8],但就在这时,周世宗死。他死后,后周被赵匡胤利用陈桥兵变推翻,历史就进入北宋时代。
在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契丹与北宋维持表面和平。宋太祖死后,他弟弟宋太宗并吞位于太原北汉,又想乘胜进攻契丹,夺回幽州,于是宋辽战争再起。
宋辽战争打二十五年,双方各有输赢。[9]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国再次
队就不再前进,辽太宗对石敬瑭说:“远道而来只是为帮助你,现在大功告成。如果契丹军队继续南下,会让黄河以南人民感到恐慌。你就自己率军南下吧。如果你怕自己应付不战局,会派五千骑兵把你送到黄河,至于是否让他们渡河,都随你。旦你进入洛阳,就立刻撤军北返。”他又赠送给石敬瑭二十匹宝马和千二百匹战马,发誓子子孙孙勿相忘。他还提醒石敬瑭不要辜负功臣。
此刻契丹表现得彬彬有礼,比起中原团乱局,仿佛是股清流。
但契丹在帮助石敬瑭过程中,也享受实实在在好处。比如,为让契丹出兵,石敬瑭将卢龙道(也就是幽州地区)和山西雁门关以北都割让给契丹。同时还要每年向契丹进贡帛三十万匹,以臣礼见契丹皇帝,称他为父亲。
辽太宗免掉石敬瑭臣礼[4],但进贡与土地却笑纳。
归入契丹土地主要集中在燕山以南幽州地区,以及太行山以西和雁门关以北云州地区。幽州地区州县有幽州、蓟州、瀛洲、莫州、涿州、檀州、顺州,由于位于燕山以南,又称“山前诸州”。雁门关以北州有新州、妫州、儒州、武州、云州、应州、寰州、朔州和蔚州,这些州又称为“山后诸州”。两地加起来共十六州,这就是“燕云十六州”来历。[5]
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十六州,特别是山前诸州,成后来南方王朝心病。
在中国华北地区有条天然防线叫燕山山脉,北方游牧民族过燕山,就马平川可以直达中原腹地。所以历代王朝都把边界设在幽州以北燕山山脉。石敬瑭丢掉山前诸州,意味着燕山已经成契丹境内山,契丹兵马从幽州出发,不经过任何险阻,就可以进攻南方王朝。
除这十六州之外,在燕山以南还有营州(现河北昌黎)、平州(现河北卢龙)、滦州(现河北滦县),这三州是后唐同光初年(公元923年)契丹从幽州军阀刘守光手中夺取。[6]三州靠近渤海,与山海关相邻,位置也很重要。后来后唐灭掉刘守光,夺得幽州,却没有从契丹手中拿回营平滦三州。
当契丹获得十六州之后,营平滦三州和十六州共同构成辽国侵占汉地疆土。但由于来源不同,到宋金交涉时代,还引起不小外交纷争。
契丹和后晋最初各自遵守约定,但当石敬瑭养子石重贵决定抛弃父辈约定时,契丹大举入侵,后晋灭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