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金吊伐录校补》第五十九篇,《靖康传信录》。
[23]《大金吊伐录校补》第六十篇。
[24]参考《三朝北盟会编》。
[25]参考《靖康要录》。
[26]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12]参考《靖康城下奉使录》。
[13]参考《靖康传信录》。
[14]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15]参考《靖康传信录》。
[16]李纲被罢免时,种师道有没有被罢免却有争议。《三朝北盟会编》《靖康传信录》等书记载,种师道也遭到罢免,但《靖康要录》《种师道行状》《宋史》等书记载种师道没有被罢免。现取后者。但外界传闻种师道也同被罢免,因此才有后来汴京人民要求李纲和种师道复职事件。
[2]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靖康传信录》作郑州南门外。
[3]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靖康传信录》作正月二十。
[4]参考《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5]参考《东都事略》。
[6]《大金吊伐录校补》第五十四篇。
军,切断他归路。
种师中还提到,其实并不用把军队召回到黄河边,而是从河北地区越过太行山,从侧翼包抄粘罕,将其包围起来进行全歼。[37]
指挥对东路军追击李纲也大不以为然,他认为既然东路军已经撤退,西路军就不会冒险,必然会自动撤退,根本不用管。[38]
在众人劝说下,宋钦宗终于决定不撤回追击东路军宋军。但在这来回之间,金军已经走远,宋军将士也明白皇帝意思,懒得继续卖命。
果然,不久之后,金军西路军也撤退。
[27]参考《靖康传信录》。
[28]参考《
[17]参考《靖康传信录》。
[18]《大金吊伐录校补》第五十八篇。
[19]参考《靖康城下奉使录》。
[20]参考《宋史纪事本末》。
[21]参考《靖康要录》。
[7]参考《靖康传信录》。
[8]参考《三朝北盟会编》与《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9]参考《靖康传信录》。
[10]参考《靖康传信录》。
[11]赵甡之《中兴遗史》。
皇帝任命种师道为河北河东宣抚使,驻扎在滑州;姚古为制置使,兵援太原;种师中为制置副使,驻军河北、山西之间,援助中山、河中地区。双方对峙线回到燕京以南河北地区,以及太原以北山西地区。
到这时,金军通过这次战争得到太原以北所有领土,以及河北地区燕京地区。另外,二太子斡离不通过协议在名义上得到太原、中山、河间三府。只是撤退时,这三个府还都掌握在北宋手中。如果北宋愿意遵守协议,就必须派人去把三镇交割给金军,这也意味着金国已经深入到河北平原和山西中部。
但是,既然金军已经撤退,宋钦宗还真愿意交割吗?到底是遵守和约,还是放弃和约准备战争,这位年轻皇帝该怎选择呢?
【注释】
[1]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靖康传信录》记为正月十七八到达。《皇宋十朝纲要》《宋史》记为正月十八。《三朝北盟会编》记在正月二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