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国力差距而反对战争这两件事,区分开来。不过,们至少可以确定,像南原这样知识分子并不认为开战是理智决定。
另方面,自然也会有人在认识到巨大国力差距以后,仍然积极地支持开战。毕竟要是没有那种人话,国家也就不会故意强调日美之间国力差距吧。虽然美国国力压倒性地超过日本,但是日本z.府仍然走上开战道路,这些支持者也算是“功不可没”。关于这点,想再介绍个人物,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竹内好?
——好像是研究中国文学。
没错。虽然单名个“好”字,有点像女性名字,但他是个男人。在“九八”事变爆发1931年(昭和六年),竹内就读于当时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1937年后两年间,他在北京留学。当时,竹内研究对象中国正在与日本打仗,他也真是辛苦呢。
竹内听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消息后,好像还有点感动。因为这场战争不是以中国为对手,而是与强大美国、英国作战,他对这点感到满意。不过,在日本向美英宣战以后,直以来都没有对日本宣战中国国民z.府也随之向日本宣战。所以,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对手并不只有美英,其实也包括中国。在开战8天以后,竹内在自己主持杂志上写下题为《大东亚战争与吾等决议》文章。
历史是创造出来。世界在夜之间改变面貌,而们则亲眼见证这变化。
在感动地颤抖同时,注视着那道如同彩虹般光芒前方。……宣战诏书下达12月8日,日本国民决心在起燃烧。可谓神清气爽。……老实说,对于日中战争,们实难赞同。疑惑困扰着们。……至今依然怀疑,国是否在以建设东亚之名,行欺负弱小之实?……面对这变革世界历史壮举,仔细思量,日中战争可谓个无足轻重之物。……大东亚战争巧妙地让日中战争完结,然后使其在世界舞台上复活。现在,们正是要完成大东亚战争之人。(《中国文学》八十号,九四二年月日)
怎样,相当惊人吧。大约在开战同时,竹内动情地感叹道:“历史是创造出来。”现代人般都认为,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如同泥沼般中日战争非但没有结束,反而更加扩大,而当时竹内认知却完全不同。
“中国通”竹内认为,日本与中国战争无法让人感到名正言顺,而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对抗是强大英美,所以并不是欺负弱小,而是场光明正大战争。竹内在文章里写道,自己对于战争感到“神清气爽”。在小说家兼艺文评论家伊藤整日记中,也能找到相似看法。他在开战第二天(2),也就是12月9日日记中写道:“今天每个人都面带喜色,颇为快活,与昨天完全不同。”1942年2月15日,英国在亚洲重要据点之新加坡陷落,伊藤在日记中写道:“这场战争让人感到明快。……国民之间平均地分享幸福和不幸,国内这种情绪确实较中日战争之前变得更为明朗。大东亚战争爆发之前那种沉重苦闷感也逐渐消失。这真是场好战争。心情愉悦。”在他看来,太平洋战争居然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