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它变迁就很有意思。1936年在柏林,纳博科夫家穷到谷底;当时大收入是朗诵会,布鲁塞尔有人找他去,说想听他“法语新作”。纳博科夫法语虽然够用,其实辈子都没怎拿它写东西,而且他创作向来腹稿和终稿都费工夫,但因为穷,这回只用两三天就写出篇追忆自己法语家庭女教师文字。后来纳博科夫把它重写成个英语短篇在美国杂志发表,又用作第版自传《确凿证据》(ConclusiveEvidence)个章节。虽然自传大部分是在四十年代后期完成,但纳博科夫说1936年写那个故事就落下“基石”,其他所有章节也都想清楚(纳翁谈自己创作不可尽信)。后来这个自传又重写成俄语,叫《彼岸》(OtherShore),又写回英文—《说吧,记忆》(Speak,Memory)是很多人最珍爱本纳博科夫。
至于这个关于法语教师故事,《O小姐》(MademoiselleO),每次出来见人都会改,但开头几段动情思索写作动机,倒始终和1936年布鲁塞尔书友听到没什变化。叙述者说,每次他把自己过往什东西“借”给小说中某个人物,那样东西就会在虚构世界里“憔悴”,渐渐冷却,越来越给那个小说人物占去,不像是自己。“屋宇在记忆里无声崩塌,如同久远默片,曾借给笔下个小男孩法语教师,飞快地暗淡着,淹没在团与无关童年描述中。”所以他要反抗那个作为小说家自己,要孤注掷地把剩余O小姐救回来。
接下来当然不出所料,是纳博科夫大师手笔,刻画出个胖墩墩法语女教师来,从她走下俄国火车,直写到纳博科夫最后去瑞士探望她。但这时候,事情让人毫无防备地变得极其“纳博科夫”。第版,法语结尾,是个加速急转弯:
原以为聊起她会带给慰藉,但现在聊完,有种奇异感触,像是她每个细节都是凭空造出来,就跟穿过其他小说所有人物样,全然是想象。她真活在这世上吗?没有,现在仔细去想—她从来没有活过。但从此刻起,她是真,因为创造她,如果她真存在过,那给她这段生命就是个真诚标志,指向感激。
奇怪是,这个结尾在俄语版自传里略去,塌陷成几个哀婉单词,暂且不去管它。后来回到英文版《说吧,记忆》,结尾不但比最初充实不少,而且还加更激进层颠覆感。叙述者说虽然他把们送回他童年,领到O小姐跟前,所有声光效果都纤毫不失,但他却漏掉O小姐生命本质,就是她痛苦。和她见那最后面,纳博科夫意识到自己愚钝那伤人,但已经来不及。“简而言之,这就是在童年安逸中最钟爱那些人和事,却只有等他们化作灰烬,或弹穿心,才认出他们来。”
之前说要造那个容纳和纳博科夫大房子,钥匙就在这里。就是他永远要靠艺术奋力抢救那些生命中正被不可抗力剥夺东西,当然这件事可以说是徒劳,因为文字留存只能是个虚构版本,但在那种执意要重塑姿态里,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