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颁布法令要求在英国销售棉布必须完全在英国纺织而成。只有那些预备再出口东印度棉布才被允许进入英国。那些不在禁令范围内印度棉纺织品,诸如纯色细平布和轧光印花布,则被征收很高关税。最终,这些保护措施并没有帮助到羊毛和亚麻制造业,反而刺激国内棉花生产。42
与英国类似,法国极力将印度棉纺织品进口定为非法行为。1686年,在丝绸和毛纺业企业家压力之下,法国宣布制造、使用和销售棉纺织品为非法行为。在此后70余年里,法国至少颁布两项王室敕令和80项枢密院裁决,试图压制棉纺织品进口和生产。惩罚措施变得越来越严厉,包括监禁,而且从1726年开始甚至会对违规者施以死刑。1755年,法国又宣布进口印度印花织物为非法行为;1785年国王再次确认这禁令,以保护“国家产业”。两万名警卫负责推行这些法令,发配多达5万名违法者到法国桨帆船上去服苦役。但是,值得注意是,专供几内亚印度棉纺织品清楚地没有列入长长取缔清单中,因为这些棉纺织品专用于奴隶贸易。毕竟,只有用印度棉布才能换来奴隶。43
其他欧洲国家也跟进。1700年,威尼斯禁止进口印度棉纺织品,佛兰德斯也是如此。在普鲁士,腓特烈·威廉(FriedrichWilhelm)国王发布敕令,宣布穿着印花或染色细平布及棉纺织品为非法。1717年,西班牙宣布进口印度纺织品为非法。18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在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世(AbdulhamidI)统治时期禁止穿着某些印度服装。44
这些政策最初只是为保护国内羊毛、亚麻和丝绸等织品生产者,最后演化为鼓励国内棉纺织品生产明确计划。1807年,法国旅行家弗朗索瓦-沙勿略·勒古·德·弗莱(François-XavierLegouxdeFlaix)评论说,“各工业国为促进国内生产而相继颁布对印花制品禁令”让那些无法与印度织工进行自由竞争欧洲制造商意识到棉花市场很有前景。国内和出口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极具弹性。而且,就如同保护主义措施限制印度生产者进入欧洲纺织品市场,欧洲国家和商人逐渐主导全球网络,依靠这网络他们可以占据世界其他地方棉织物市场。事实上,这些市场为从印度获得棉布和国内生产者生产棉布提供销路。因此,欧洲人可以在印度增加棉花采购量同时保护其国内缺乏竞争力民族产业。这奇迹之所以成为可能,就是因为战争资本主义使得欧洲人在主导全球棉花网络同时,建造新型更强大国家,而这些国家持续战争需要越来越多资源,从而拥抱国内产业。45
帝国扩张以及欧洲人日益在全球棉花贸易中占主导地位,进步促使亚洲知识向欧洲转移。欧洲制造商感受到越来越大压力,要求取得这些技术,以在价格和质量上与印度制造商竞争。事实上,欧洲开始制造棉产品,是建立在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引人注目工业间谍活动上。
印度织物在欧洲和非洲消费者中非常受欢迎,是因为它们精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