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区也明白,现在越国是骑虎难下。
实力已经不足以支撑在中原争霸,但是退回吴越又会导致内乱导致越王翳威望大跌。
以越国百年计,战略收缩是最好选择。可以越王翳十年计,固守泗水最后霸权尊严却是唯选择。
好在当时各个小国迫于越国军势,都同意参与沂水会盟,讨伐墨家“乱天下之政”。
越王翳方面加强琅琊防御,修缮琅琊城,又从吴越地征召不少军队北上,沿着邗沟准备足够粮食,花将近年时间才做好出征准备。
所以鲁侯觉得,自己给越王驾车也说得过去。
但是,现在越王翳要在沂水会盟,那就有个很大问题:费国参不参加?
费国是僭越国,天下都知道那是大夫僭越为国,但是名义上依旧是鲁国附庸国,虽然实际上是朝贡越国。
鲁国周礼氛围浓重,鲁侯表示这次沂水会盟,鲁侯若是参加,费国就不能参加,不然这算是怎回事?
附庸国国君和宗主国国君同席而坐,这是不可能,也是坚决不能接受。
胡非子出使齐国,那是墨家计策,就是为让越国人以为滕国复国事齐国在背后支持。
田氏不在意墨家利用自己,相反在听到墨家帮助滕国复国后,大为兴奋……泗水流域是越国在北方附庸国霸权根基,那里折腾越厉害,越国就可能会放弃北上退回吴越。
在田氏眼中,墨家并不是个威胁,至少暂时没觉得他们威胁比越国要大,在田氏看来那无非就是群妄想着利天下傻子,最多也就是个邑大夫实力。
齐国不会直接表示自己会出兵对抗越国,对寺区也是这种谈“天意”而不谈正事态度。
越国无力对抗齐国和墨家合力,所以就算态度如此恶劣,寺区也不能拂袖大怒而去,能争取到个齐国态度暧昧模棱两可结果,似乎就是这种情况下最好结局。
琅琊城面是海,三面环山,看上去易守难攻,但是去岁滕国战,贵族鸷回去诉说墨家攻城法后,越王不得不重新加强琅琊
僭越为国事实是事实,但名义是名义,鲁侯也是找个借口不想趟这趟浑水……因为寺区从齐国来,鲁国已经知道齐国态度,所以不希望这次惹火烧身。
而对越国来说,费国是重要附庸国,毕竟国小容易控制,那是绝对不可能为让鲁侯参与这个颜面而放弃费国。
齐国现在在观望,观望是中原战事,是晋楚之争,但也不会放弃这个削弱越国绝佳机会。
寺区转圈,唯收获就是齐鲁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回去后越王翳就已经怒次,只不过那次发怒还没到摔水晶杯地步。
在临淄不欢而散,寺区又去鲁国,因为滕国不少贵族在鲁国,这次越王要在沂水会盟,希望鲁国去撑撑场面。
军力上,几年前鲁侯还被越王逼着驾车。
情分上,当年鲁侯被季孙氏欺压,逃亡出去,越国收留过鲁侯。
然而……鲁国是周公之后,极为讲“礼”。
当年勾践会盟诸侯于徐州,学吴国夫差,对内城外,对中原各国称公,后来周天子也承认越国乃“伯”,这不是公侯伯子男伯,而是种特殊霸主诸侯称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