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屠城这里,您又遵守是天子封诸侯、诸侯立大夫规矩。所以武城被屠,其实被屠还是鲁人,此时天子封诸侯规矩对您有利,您就承认这个规矩。”
“等到非攻同盟那里,您又认同是各国非攻、小国不战义。因为这个义对您有利。”
“现在天下义,并不能统,所以没有可以遵守致规矩。”
“以墨家全部义为规矩,您做不对。以周公留下礼为规矩,您做也不对。以儒生义,您做还不对。以诸侯征伐强者为霸规矩,您又肯定不愿意承认……”
“可若把这些义只取其中部分,那您做这些都是合于义。周天子日不能够强盛到令自天子出,您就没错;墨家日不能够让天下义同于墨家义,那您还是没错。”
墨家获胜而选择不借粮给齐,那天下人都会觉得鲁国是个无信之国。”
“而您现在以齐国屠武城理由不借粮给齐军,却依旧认为在齐国屠城之前您借路给齐没有错,那天下人便会觉得:鲁国是君子之国,您之前借路是因为您遵守天下已有规矩您没有错、现在您不借粮给齐那是因为您是仁义之君所以你还是没有错。”
鲁侯点点头,思考之后又道:“可是,只怕以齐人屠城为由而不借粮,天下诸侯皆以为亲墨,这恐怕也不好吧?屠城便不借粮?屠城便要断交?这可不是天下规矩啊。”
犁鉏大笑道:“君上为鲁君,季孙氏僭越封国不过几十年,您却已经忘,武城那是鲁国城邑啊。季孙氏封国之事,天子何曾许可?天子不许可,那费按理便是附庸,虽为国仍属鲁,如萧之于宋、沛彭于宋。”
“鲁人被屠,您为此而反对给齐国借粮,天下诸侯谁人能说什?”
“墨翟当年不是说过吗?义、利也。”
“如今天下杂义纷纷,百家争鸣,义不相统。对您有利义,您就赞同;对您不利,您就反对。百家不能归于,义不能统,那您始终都是对。今日鲁弱,非攻义您就觉得很好;若日鲁幅员千里兵车万乘,您还能觉得非攻义是好吗?”
“墨家若是用他们认可义、而您不承认义来惩罚您,那就是与天下为敌。墨家不是周天子,不是周公,便没资格这做。就算是当年齐桓称霸,那还要尊王攘夷呢,可没说自己立个规矩和天下旧规矩为敌啊。所以,您只要咬住您放齐国入境是遵守土归大夫规矩,那墨家就不会追究。但为平息墨家怒火,您摄政为主父,也算是给墨家个交代……”
“终究,鲁四面有墨、齐、魏、卫、宋诸国,墨家义虽然不合于天下,
鲁侯愕然道:“可你刚刚说……承认费大夫归齐乃是齐国内政,以此才能让墨家不能追究背弃非攻同盟罪责……”
犁鉏摇头道:“君上,自郑伯射天子、楚人问鼎轻重、晋文邀天子田猎、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天下规矩已乱。”
“如今天下义,多矣。义即规矩。”
“对您有利义,您就承认。对您不利义,您就不认。”
“您同意齐国过境,那是您承认天下间已有土归大夫规矩。按照这个规矩,您管不到费地事。当然,若是鲁国有日强大,您当然可以不认这个规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