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不算安稳,被打压贵族们蠢蠢欲动,西边开拓使得民众得利但人数还少。
西河地区作为魏国从秦国手里抢来地盘,土改起来肆无忌惮,因为没有贵族掣肘。吴起虽然走,可是西河地区武卒犹存,而且自耕农居多,这几年因为魏国受损严重这才开始增税,但还不到人心向秦地步。
怎看秦国现在也就是虚张声势,可能会摇旗呐喊吸引下魏韩注意力,但说是真正出兵夺取西河彻底削弱魏国,那恐怕很难。
而且适也希望秦国得到西河,至少现在不希望,魏国霸权衰落,内部斗争此起彼伏,魏击两个儿子都不是善茬,这时候魏国不足为惧。
可以防守,但主动进攻能力并不强。
当年齐墨之战,过鲁而不交兵,天下人都以为泗上墨者都是宋襄公那样人物。
却不想事后各国才明白,过鲁而不交兵只是诱敌深入,使得齐国分兵从而各个击破策略,如当年退避三舍,有异曲同工之妙。
泗上墨家不是宋襄公,又向来功利,真要是泗上觉得压力极大,秦国主动提出结盟事便可看出来。
反正秦魏之间不可能和平,有河西在那摆着,双方之间不可能存在信任。
秦国若是和泗上结盟,有利而无害。
盟誓过任何正式书面约定。
秦使之意,还在试探。
秦国和泗上之间是地缘上天然盟友,尤其是只要秦国有问鼎天下之心就必然是和泗上暂时有共同敌人。倘若秦国只想要偏安隅,那有偏安隅之心和只有偏安隅实力诸侯国是没资格、也不可能选择远交近攻外交政策。
但是双方之间从未结盟,其原因就是因为泗上义。
泗上义,和四年前菏泽会盟拒绝周天子册封之后,就注定泗上不可能和各个大国有实质性盟约。
三晋之所以在五年前那轻易地被拆散,就是因为魏国之前过于强、但泗上威胁不曾显现、秦国丢
盟约是盟约,是不是出兵、什时候出兵、出兵规模……这主动权在秦国手中。
就像是二十年前魏楚大梁之战,齐楚联盟,齐国出兵救大梁,但是出兵时间很晚、半途听闻大梁城破就折返,但楚国依旧感谢齐国并且诸侯都认为齐国田氏是可以信赖。
秦国使者迫切地想要知道泗上底线、泗上围绕着宋国准备最终造成什样结果,以及围绕着宋国是否能够爆发第二次中原大战把魏韩再次削弱。
适边听着秦国使者在那慷慨激昂提议远交近攻结盟政策写在明面上,边在心中琢磨秦国态度。
秦国已经开始轰轰烈烈变法,然而变法之后秦国想要形成战国时代战斗力,至少也得再过个三五年时间。
如果有盟约,泗上便会失去部分民心,在他们看来泗上就和其余诸侯国没有任何区别,无非就是为争霸天下个地方。
泗上直反对秦国政策,泗上也直奉行同义理念,义不同不相为谋,更不可能结盟。
秦使试探,也正是源于此。
倘若泗上没有做好万全准备、或者说对于即将到来大战不是信心十足,那此时定会想办法和秦国结盟。
哪怕是失去些直以来坚持大义,但若是真危机在前,那可能就会另有选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