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市占比例。)总之,印度大概生产超过全球产量四分之布料,而由于印度人(1800年时占全球人口顶多15%)穷,大部分住在热带,至少有三分之二布料可供外销。
印度靠什得到这样惊人成就?有部分得归功于他们用心配合顾客变化不定需求。早在15世纪时,印度商人似乎就常从东南亚带回贸易伙伴所指定新图样草稿,供他们织造次年织物时参照。还有部分得归功于印度得天独厚,能取得大量高品质棉花。在美国独立后,美国棉花行销各地之前,除中国,没有哪个地方具有这样优势。但最重要功臣是技术高度纯熟工人,其中有许多是以极低价就能雇得工人。
当时印度工资,整体来讲大概低于中国、日本或西欧工资;在孟加拉,大量过剩稻米使粮价常保低廉,名目工资尤其低。(事实上,随着印度西海岸地区和孟加拉粮价差距,于17世纪末、18世纪期间变大,印度和其他地区商人,将许多粗布订单由西海岸地区古吉拉特转向孟加拉。)但同样是织工,工艺水平却有数级之分,对于讲究成本商人而言,不同等级织工带来问题各不相同。
粗布织工有许多是兼职农民,高级布料织工则往往是全职工作者,住在些大城里或其附近(特别是今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织工几乎全从商人那里收取预付工资;这些钱不只用于购买所需原料,还用以支应布料织成、交货前织工生活开销。当然,商人总想利用预付工资占织工便宜,且最终让许多技术熟练工人债务缠身,永世不得翻身,再无讨价还价余地。但对于技术更胜筹织工而言,他们产品是市场上抢手货,他们可以有恃无恐接受预付工资,不必担心吃亏。如有必要,他们通常能替自己布料找到新买家,以偿还欺人太甚商人所预付工资;或者更理想情况,他们能在签约后反悔,且不想偿还预付工资时,找到新雇主保护他们。他们就是有把握在最后刻找到新买家,把自己产品卖出,相对而言,粗布织工在这方面就大不如他们这自信;但如果农作收割季节看来非常忙碌,他们可能干脆不卖布,回头全心全意投入农事,且雇请旺季临时工,替自己农田增加人手。就连朝中有人印度商人,面对这种情形,都未必管得住合作织工;18世纪欧洲商人通信里,处处可见他们在抱怨预付工资泡汤。
印度纺织品霸业最终毁在什手里?长期来看,英格兰工业g,m是凶手,毕竟工业g,m开启者,乃是以仿造印度棉织品供销售于非洲、美洲市场为主要业务商行。但在那之前,试图抵拒兰开夏纺织业进逼在印度英格兰人,就已开始杀掉这只会下金蛋金母鸡。英属东印度公司于1750年代征服孟加拉后,立即着手铲除收购棉纺织品外销其他所有买家,最后将织工纳入其牢牢掌控。该公司祭出多项歧视性措施,以削弱其他商人势力,包括颁布项新法,明令若有人从东印度公司拿大笔预付款,同时又替别买家工作(即使他把两买家交付工作都完成),就算犯法。凡是与该公司签合同受雇织工,该公司驻印度代表都有权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