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就在“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前,30岁艾达·李从中国移居来美国,她发现在“911”之后,人们生活变得非常艰难,尤其对移民来说:人们开始恐惧,多疑;她觉得没有适合她工作。艾达考虑回中国去,但是她在美国那些朋友都劝她留下来,还说要帮她介绍对象,让她有个依靠。
艾达并不想结婚,但她还是决定坚持下来,并继续找工作。家人位朋友雇她在布鲁克林第十三大街上做缝纫。年之后,她又报名上家美甲学校。艾达回忆说,那几年她“总是在忙,没有多少时间和朋友出去或聊天,也没有时间上英语课,除工作就是工作”。艾达周工作六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九点,休息天还得去上美甲课,如果有衣服没有做完,晚上还要在缝纫机前加班。想起自己挣这点钱,想到付房租艰难,她说,“生活很辛苦”。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工作挣钱更多是为生存,根本谈不上什成就感、激情或是身份认同。而对于许多单身女性而言,能够维持生活已经很不容易。工作是大多数美国人生活中心,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这样,而是因为必须如此。
各种统计数据显示,现在有大量女性进入大学、职场和董事会,这些空前而重要数据,都被巧妙地编进汉娜·罗森(HannaRosin)《男性终结》(TheEndofMen)、丽莎·芒迪(LizaMundy)《更昂贵性》(TheRicherSex)等著作中——这两本书称女性在经济领域和职业领域都在赶超男性。统计数据下面那堆堆星号符揭示,虽然有些女性在教育、工作职业、性和社交等方面比以前享受着更大自由,但是更多人却在个充满不平等和不利条件、充满歧视和贫困世界里,勉强维持生活。
们很有必要对(不同阶层、富裕、贫困、或在两者之间)单身女性所取得进步做番剖析。历史上,女性自由和机会被放在个相当低标准。
旧模式
几百年来,那些没有结婚、经济上没有丈夫庇护女性,最后还是要依赖男性帮助,比如她们父亲兄弟,或者姐妹丈夫。简·奥斯丁来自个相对富裕家庭,她原本接受位追求者求婚,但是她又不想被其束缚,后来就悔婚。她开始住在父母家里,后来又住到哥哥家里。她曾写过非常著名句话:“单身女性极有可能沦为贫穷。”
“女性工作(和她们生活样)历来都有这个特点,”历史学家南希·科特(NancyCott)写道,“即总是以满足别人,尤其以满足男人需求为目标。”女性职业机会虽然增加,但很多是为由男性主持家庭服务,如佣人;或是为男性上司工作,如秘书、速记员、售货员。教师和护理这两个历来由女性主导职业,倒是不需要向男性上司汇报,但同样要求女性重复有服从意味行为:去照顾儿童和服侍病人。如她们长久以来被指派“无偿劳动”,那些女性表现优异职位中,鲜有听闻是报酬优厚。
当然,现在情况跟两百年前或五十年前相比肯定有改观(现在女性可以有自己银行账户,自己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