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实际上还患有
今年三月初个晚上,朋友要介绍位制片人给认识。他说这位制片人想把上本书《生里某刻》改编成电影。这个消息让很兴奋。
联系上那位制片人以后就问他:能不能把生作为成功作家生拍出来,你可以在里面穿插很多有意思东西,比如像史蒂芬·金那样——他在墙上钉个钉子,把退稿信挂在上面,每次收到退稿信就把它挂上去,直到有天,退稿信重量把钉子扽下来。
这样素材也有很多。也可以讲如何选择这个工作,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成为个大作家。觉得生就是为坐在沙发上侃侃而谈这些故事而准备。这时候对方委婉地告诉:“们想拍是,真人真事。”
然后就问他,这本书是本散文集,你要怎样改编成电影呢?他告诉他想故事是这样:是个冰激凌店老板娘,在海边开着冰激凌店过着快乐生活。有天得抑郁症,然后在朋友们帮助下终于摆脱病痛困扰,继续着快乐生活。电影最后会标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很明显这部电影会让店名声大噪。将会有部大电影讲述故事,说不定还可以要求让桂纶镁来演。而且,卖这个版权会得到笔钱,可能数目还不小。
但同时也有些纠结。如果接受这个邀约,从此,可能就得像个幸运儿那样生活——因为电影里说好。也有可能,就得像个病人那样生活。比如说,和三个好朋友——陈海贤、李松蔚、张皓翔起,做个电台节目叫《心理学你妹》,这是个谈话节目,们经常在节目里大笑。收到过听众留言说:“知道你患上抑郁症,觉得你装得很辛苦。”看到这儿心里惊:装吗?生病,是不是就应该成为个人们想象中病人,除忧郁什都不做,并且除病情什都不谈呢?
也看过部讲病人电影,叫《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也是真人真事改编,主角是个叫熊顿女孩,她患上癌症,后来也因为癌症不幸去世。让不安地方在于,看这部电影人,还有谁记得熊顿其实是位漫画家,这部电影其实是根据她漫画改编?她和所有人样,是个在成长、有梦想人。但是现在,们光记得她癌症。
仔细回想过后,觉得没装。如果说抑郁症教给些事情,那就是它逼得不得不认真地确认自己感受和情绪。在漫长摸索中意识到:尽管有那多痛苦,但快乐也不是假。而且,如果病不会好,那这就是生活常态。必须适应它。
拒绝这个邀约,放弃这个机会,觉得自己应该还有机会写出其他作品。最主要是,不想成为个职业病人。这样不好,而且它不是事实。人们总希望故事有美好结局,有病人都康复,失去可以再回来。事实不是这样。拒绝这个邀约,是因为生活不是童话故事,不想无谓地成为个皆大欢喜结局中人,不想和病友们被廉价地解读,不能停留在病这件单事情里,真实生活仍然需要面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