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像是独立于社会存在。穷人被说成是“透明人”,或者是“另个(平行)美国”部分。贫民窟则像是“城中之城”。穷人被摒除在关于不平等讨论外,就好像们觉得富人与中产阶级生计与自己息息相关,而其他人包括穷人则可以忽略不计似。那些动动手指就能影响到低收入家庭和穷困社区富人,他们在哪儿?那些拿穷人开刀而致富人,他们在哪儿?纳闷们是不是光忙着记录穷人如何打平收支,却忘问:他们账单金额为什如此之高?也忘问他们钱究竟都流去哪儿?
想要写本书谈贫穷,但不想把重点只放在“穷人”和“穷地”之上。贫穷是张关系网,里面既有穷人,也有富人。对来说,想解贫穷,就必须认识到这段关系。这样想法敦促出发,踏上探寻之旅。开始思考有没有种过程将穷人和富人联系在起,在当中可以观察到穷人与富人相互依赖与挣扎。驱逐,就是这样种过程。1
2008年5月,搬进托宾拖车营,机缘是在报纸上读到里头居民将面临大规模驱逐。事情后来并没有如期发展(托宾最终将拖车营出售,连尼和办公室苏西则搬去别处)。尽管如此,还是在那儿待下来,因为发现在拖车营可以认识很多收到粉红色驱逐通知单朋友,还方便追踪托宾和连尼行动。
拖车在公园里是公认“高档”货。除干净以外,“家”还有木制外墙和厚实锈橘色地毯。问题是,在那儿住四个月,大部分时间都没有热水。为此向物业反映过多次,但托宾和连尼始终不当回事,热水器烟囱直被放任不管。甚至挑明自己是名作家,还会将他们和拖车营写入书中,但他们还是不闻不问。要是硬开热水器,氧化碳就会直接灌进拖车内。办公室苏西有试着修过次,她拿片木板往烟囱底下卡,然后叫可以安心,但其实热水器和烟囱之间还有约五厘米空隙。
对来说,民族志(ethnography)是你想要解某群人时所做事情。你要让他们生活变成个模子,然后将你自己生活完全变成他们形状。要做至如此,你首先要和你想解族群打好关系,长时间追踪、观察、体验他们在做什,包括跟他们起工作、玩乐,尽可能把他们行动与人际交往记录下来,直到有天你走路像他们、说话像他们、思考像他们、对事物感受也像他们为止。在们“这行”,直接住在你要调查“田野”里,对工作而言是颇有裨益。只有如此,你才可能获得浸入式体验。说得更实际点,你永远不知道现场会发生什大事。租辆拖车,可以认识大群人,听到许多八卦传闻,还能对住户担心事情感同身受,并从他们角度看待事物。总归句,可以全天候观察这群人日常生活。
为展开在拖车营里田野调查,先是常去办公室溜达。很多邻居也会在那儿消磨个大半天。拉瑞恩手持治安官发驱逐令、颤抖着走进来那个晚上,就在办公室里。看着拉瑞恩把能付钱都给托宾,又看着她拖着身子走出去。她前脚刚回到自己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