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兴海从前是边军校尉,因为虚报首级而受刑入宫,再回边疆之后却不受待见,谁也不当他是将士,都以为他是名到处打探消息太监。
再见倦侯,蔡兴海十分激动,跪在地上好半天才肯起身。
韩孺子当即任命他为马军校尉,身边终于有个可信之人。
第二个熟人是杜穿云,他从京城带来几封书信,不打算回去,要跟着倦侯块去碎铁城,“好男儿志在四方,跟爷爷说,他在京城养老,去战场上看看,有意思呢,就多待会,没意思再说。”
于是他留下给倦侯当侍卫,发誓战争结束之前再也不喝酒,“可是也得求倦侯件事,别再抛下乱跑,保护你不容易,看着你就更难。”
城外驻军,更不能轻易向外借兵,必须等大将军或是当地郡守调度。
县尉急坏,跪下来乞求援助,天黑不久,县令亲自来,指天发誓,愿意承担切后果。
韩孺子已经打算出兵,柴悦悄悄向他建议:继续行军,留下少量将士,分行乡里,声称要为后继大军征集粮草,以此威慑乱民,然后由县令正常向上司求助。
韩孺子同意,县令、县尉别无它法,也只能接受,派出城内不多差人也去乡下虚张声势,然后胆战心惊地等待郡守派兵过来。
次日早,韩孺子领军上路,只留下百人和数名军吏。
崔小君写来封信,并无太多内容,希望倦侯马到成功,表示家中切安好。
还有两封信来自崔家,崔腾母亲感谢倦侯对儿子管教,十分客气,没有半句怨言,老君可就不同,命人代写封信,极其严厉地将倦侯痛斥番,命令他战争结束之后必须将崔腾完整无缺地送回京城。
东海王也看这封信,向韩孺子道:“恭喜,老君居然没让你立刻将崔腾送回去,说明她还明白点事理。”
第三位熟人到来则出乎韩孺子意料,北军长史杨奉,代表北军大司马来见镇北将军。
他直想着这件事,三天之后,消息传来,本来要攻打县城那伙乱民,听说大军将至,立刻瓦解,头目逃亡,还没出县就被活捉。
韩孺子越发觉得柴悦是个人才,只是不知该信他几分。
第九天,留在后面百名将士撵上来,全军准时到达神雄关,仍然住在城外营地里,准备次日早穿城过关。
在这里,韩孺子迎来几位熟人。
第位是胖太监蔡兴海,他以北军监军身份早就到神雄关,直无所事事,被韩孺子要到自己身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