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远侯没什亲戚与朋友,也不敢留在自家,于是送到倦侯府。
十余名匈奴使者个个神色慌张,金纯忠也吓坏,没想到自己传出消息会惹出这大事端。
东海王还没有走,强烈建议韩孺子不要收留这些人,“你是点火人,怎能将火往自家引呢?给他们找家客店,瞒得住最好,瞒不住,看他们自己造化吧,不管结果如何,对你都没有影响,就算以后你想与匈奴人和谈,大单于也不会在乎这几条性命。”
韩孺子还是将他们留下。
他是少数坚定和谈派,不愿横生枝节,倒不是为应对远在天边敌人,而是因为亲眼见过太多内患,知道大楚经不起再来次大规模战争。
皇宫正门前请愿呢,希望皇帝即刻降旨,他们要投笔从戎,去北疆与匈奴人战。”
可这确不是韩孺子安排,他根本没找郭丛等人帮忙,“这说,金纯忠他们已经将消息传开。”
“匈奴人动向总能在朝野引起争议,就看太后如何应对吧。”
越来越多消息传来,匈奴使者声称再不进行和谈大单于就将率兵南下,在大楚臣民听来,怎都像是挑衅与威胁,自从武帝击溃匈奴人之后,楚人早已不习惯看到如此蛮横行为,听到传言,无不愤怒异常。
连年灾害、无为朝廷、贪婪官吏……楚人早已憋着肚子火气,出乎意料地被匈奴人“威胁”给点燃。
辟远侯松口气,为表示自己并非胆小之辈,他也留在倦侯府,与匈奴使者同住在后宅座小院里。
天黑,东海王刚走不久,郭丛与数名国子监博士登门拜访,这回他们不是来表示支持,而是质问倦侯对匈奴人立场。
正如杨奉所说,读书人与望气者最大不同是他们有所坚持,其中条就是礼仪之邦绝不能向化外蛮夷低头。
韩孺子指天发誓,自己绝不向匈奴人让出寸土地,“大楚每块土地、每座城池,对来说都是碎铁城,只要在,就不会退让,麾下有百万大军守,只剩个人,还是会留在城墙之上。”
郭丛等人满意,韩孺子趁机说道:“大楚乃是上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匈奴人想开战,很好,边疆之外自有广大战场。匈奴使者就在府中,不仅收留他们,还要带领军队将他们送回塞外,让他
越来越多读书人加入宫门请愿,普通百姓仇恨更直接些,成群结队地走出城门,来到城外驿馆,要将匈奴使者打死。
事态严重程度远远超出韩孺子预想,东海王却以为这切都是他安排好,每得到次消息,扭头就向韩孺子祝贺,“不起,你又成功,原来你掌握着这多力量,事前也不告诉声。哈哈,看太后还怎装疯?”
宫门请愿直没有得到回应,也没人出来驱散,城外驿馆却是危险重重,驿丞亲自出面,向百姓求情,以为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劝退部分人,却架不住来人越来越多。
黄昏时分,辟远侯张印又来求见倦侯,这回他带来小队人,全是装成楚民匈奴使者。
驿丞知道自己阻挡不多久,可是又不能让匈奴使者死在驿馆里,于是自己在前门劝说百姓,暗地里请辟远侯将匈奴使者从后门带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