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二十自述》
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
这代,许迎溪与同庄李心庄既是姻亲,又是好友。李心庄无子,便请求收养许迎溪次子慎所为嗣。由此,许慎所便改姓李。直到现在,当地民俗仍有“许李不通婚”规矩,那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家人。
李鸿章祖先们直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即使到第六代也即李鸿章祖父李殿华时,家境依然穷困。到年终,上门讨债人如过江之鲫。从第七代李文安开始,李家开始发迹,三代中竟有四人考取进士,还有很多人考上举人、拔贡、秀才……据说,这是因从李文安开始,李家搬到熊砖井边,天天喝着这口井里水,沾染井神奇。现在,这口井仍然在用,从井口往下看,井中水似乎很深,也很清。但大理石井栏已残败不堪,这多年村民们直扯着绳子从里面汲水,井栏上已明显镌出几十道深深痕印,而且明显地缺块,远远看去,就像件破败玉器。据说,李鸿章发迹后,有位庐州知府为沾上李家“官气”,偷偷地凿下井栏上块石头,回去雕刻成官印。现在,井周围,居住着都是与当年李家毫不相干农民,年轻人平时在城里打工,村里妇孺老少,则仍在这里种田,养着鸡鸭鱼豚,说着同样口音合肥话。不远处,有片树林。据说,当年李鸿章祖父李殿华就葬在熊砖井以北那片树林里。但现在,当年坟墓已踪迹全无。
今天祠堂郢村
相传神奇熊砖井
李鸿章父亲李文安是李家发迹过程中个关键性人物。李家到李鸿章诞生那年,在当地,已是富庶人家。李文安在中年之后中举,这在当地来说是个惊天动地大事。李文安共有六子,分别为瀚章、鸿章、鹤章、蕴章、凤章、昭庆。这个旧式知识分子虽然资质平平,但却有着相当好大局观,而且在教育子女上有着独到之处。长子李瀚章直跟随曾国藩,李鸿章发迹之后,李瀚章也曾官至两广总督;李凤章弃官从商后,生意做得非常之大,在全国各地,有无数地产和财产;至于鹤章和昭庆,后来人生道路也是个从商,个从官,也算是好结果。李文安虽然没有等到这天,但他在地下有知,对这切,也该是释怀于胸吧。
少年李鸿章就直生活在祠堂郢村,间或,他也会到附近于湾等地走走亲戚。李鸿章从小就天资过人,志向高远,内心也极为敏锐。他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学问基础。与此同时,少年乡野生活也给李鸿章成长积累非常好草根经验,积蓄李鸿章出人头地愿望,也使李鸿章在本质上成个实际而不迂腐书生。这种草根经验为李鸿章后来在乱世之中崛起提供宝贵财富。李鸿章成年之后,身材颀长,表人才,极具方巾之气,拥有宏大抱负和志向。这可以从李鸿章20岁时所写首诗中看出:
丈夫事业最当时,误流光悔后迟。
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
闻鸡不觉身先舞,对镜方知颊有髭。
昔日儿童今弱冠,浮生碌碌竟何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