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淮军中有名猛将,他们打起仗来有股不要命劲头。这时候,刘铭传部已在李鸿章授意下,有自己洋枪队,这更让刘铭传如虎添翼。这两场战斗都获得大胜。半年之内,三战三捷,不仅使李鸿章在上海站稳脚跟,也为淮军赢得相当好口碑,中外人士不由得对李鸿章和淮军刮目相看。淮军实力不断壮大,半年之内就迅速扩展至50个营,部队增至2万人。此后,淮军更是急剧膨胀,至攻打天京前夕,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
有舞台之后,李鸿章才干充分显露出来。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积极招揽人才,巩固自己地位,李鸿章起用郭嵩焘、丁日昌等批务实肯干洋务派*员,建立以务实干练、通晓洋务为基准淮军幕府。在军事上,李鸿章正式确立向西方军队学习目标,在淮军中大规模装备洋枪洋炮,雇请外国教练指导训练,将西洋阵法、号角、口令引入淮军。开始,那些土里土气、缺乏文化农民兵并不懂得如何使用洋枪洋炮,李鸿章就让外国教官手把手地辅导。有次,还发生在演练中走火引爆弹药炸死20多人事故。但李鸿章对于学习和改变坚定不移,他说,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等练到射击百发百中时,便会无坚不摧。
洋枪队统领戈登
1862年李鸿章“杀降事件”曾经引起轩然大波。这年,李鸿章在与太平军交战中节节胜利,到年底,李鸿章率淮军发起收复苏州、常州战役,与太平军经过反复激战后,淮军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在初步扫清苏州外围障碍后,李鸿章制订三路进军计划,中路程学启统率,由昆山直逼苏州;北路李鹤章、刘铭传从常熟进攻江阴、无锡;南路则下攻吴江、平望,切断浙江太平军增援道路。1863年7月,程学启部兵临苏州城下,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军从天京赶来救援,与北路淮军大战于无锡大桥角,太平军失利。这个时候,苏州太平军守将纳王郜永宽等发生动摇,与程学启部秘密接洽,准备投降。程学启将此情况报告给李鸿章,李鸿章承诺对郜永宽等加官封爵,不解散他们部队,整体划归淮军。李鸿章为消除郜永宽等“八大王”疑虑,还让洋枪队统领戈登出面,对承诺作保证。不久,郜永宽等杀死守城主将慕王谭绍光,开城投降。淮军入城后,太平军八降王仍心存疑虑,率部屯居半城,要求李鸿章兑现承诺,不愿剃发解除武装,索要官衔及编制。李鸿章当机立断,采纳程学启建议,先下手为强,诱杀八降将。
后人曾这样描述这段血腥场面:李鸿章在苏州娄门外军营会见并宴请郜永宽等人,“甫就席,有军官自外入,投谍李公,李公就谍出。酒行,旋有武弁八人,各手冠,皆红顶花翎,膝席前,请大人升冠。降酋不知是计也,竟扬扬得甚,起立,自解其额上黄巾,手冠者俟其侧,从官尽起,目注之。转瞬间,八降酋之头血淋漓,皆在武弁之手”。
杀“八大王”之后,程学启立即派兵汹涌地闯进苏州,“无门不破,无处不搜,无人不魄飞天外”,据说,仅在城内双塔寺庭院内,就杀死太平军3万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