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慈禧态度来个180度大转弯,她再也不反对修建铁路。5个月之后,清廷终于发布第个关于兴办铁路正式文件。
容闳
这年,距李鸿章首次上书倡导修建铁路,整整过14年。在这14年中,李鸿章锲而不舍,力促铁路在中国实施。这样耐心和执著不由让人叹息。对李鸿章而言,认识上差距是很正常,而由认识差距所造成阻力,才是李鸿章平生感到最耗精力件事。
从李鸿章派留学生和修铁路两件事来看,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所遭受到阻力,是如何强大。而李鸿章为求得清国点滴改变,竭尽自己全力。
在很多时候,李鸿章采取隐忍,低调做人,积极做事。这与后来康梁戊戌变法,完全是两种风格。李鸿章从开始就没有采取疾风骤雨方式,有时候,他甚至不得不放缓洋务运动步伐,避免由这切而产生尖锐矛盾;而当矛盾稍稍缓和,李鸿章又以退为进,重新采取积极之势。在这方面,李鸿章算是老谋深算,他懂得妥协,知道妥协在政治活动中,是种不可缺少手段。在洋务运动等些问题上,李鸿章也避免在理论和口号上进行争论,力求只埋头做事,不涉及理论较真。这点可以说是李鸿章智慧和精明之处。作为个老辣政治推手,李鸿章当然知道这点。李鸿章聪明之处在于,他从没有将自己对于“道器统”认识向前推进,从而触及到政制、伦理等根本问题。李鸿章从不想介入实质性问题,他只是使自己诠释停留在较低层面上,不涉及到问题核心,从很实在角度打开国门学习西方。
中国最早铁路
年届半百李鸿章就像匹驽马样颤颤巍巍地拉起整个朝廷。对于李鸿章处境,知之者,莫过于日本内阁总理伊藤博文。伊藤博文曾在谈到中日战争前中国海军弱点时指出:“李忠于朝廷,但是他还负责处理许多紧迫事务,他此时已成为全国督抚领袖,集内政、外交、洋务、海防于身。在1880年代末、1890年代初,他忙于应付每日遇到政治问题,以致不能对北洋海军诸多问题给予充分注意。”伊藤博文最后得出结论说:“李鸿章任务比起今天人们所能想像到要艰巨得多,因为他面临向北京z.府寻求资金,说服各省*员争取他们合作,同时又要抵挡来自各方不断批评这多重任务。北京中央z.府弱点众所周知。清z.府从整体上看给李鸿章增加许多障碍。它充满官僚主义陋习、地方主义观念和派系明争暗斗。北洋海军本身也因组织不健全、装备陈旧过时而深受其患。在这样环境下,对李鸿章创建海军努力,不应从不可能实现理想,而应当从当时情况整个背景作出评判。”
慈禧御用火车
洋务运动为什会失败?梁启超在比较李鸿章与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时讲述这样段话,应该说,“伊(伊藤博文)有优于李者事焉,则曾游学欧洲,知政治之本原是也。此伊之所以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李鸿章则惟弥缝补苴,画虎效颦,而终无成就也。但日本之学如伊藤者,其同辈中不下百数,中国之才如鸿章者,其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