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另个外国人李提摩太出任洋客卿。这是个大胆无比想法。光绪听从这个意见,想召见下伊藤博文,初步解他思想和建议。伊藤博文来到北京,李鸿章接见他。双方推心置腹地谈次心。可惜是,除议论刚刚平息戊戌变法以及康梁之外,其他谈话内容已无人知晓。想必,暮年李鸿章肯定会感慨良多,他已知道命运不可违,知道自己失败已是天意。
还是惺惺惜惺惺。李鸿章去世之后,伊藤博文对这个老朋友和老对手倒有着高度评价,伊藤博文这样说:“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眼光和敏捷手腕。他事业充满着开拓者精神。他建设国家努力,不但包括军事措施方面,也包括经济政策方面……所有关于李鸿章这个远东大国没落时期独力支撑富国强兵理想与实践研究与评价,也只是开始而已。”
从这点来看,伊藤博文对李鸿章与他国家所处时空状态有着清晰认识。他知道李鸿章努力,也知道李鸿章困窘。他明知个人在个大国中传统力量以及面临阻力,他也知道个小国所具有速度优势,知道如何用速度来弥补自己单薄,也深知自己国家底气不足……
把伊藤博文与李鸿章放在起比较,梁启超似乎是第人。从梁启超著作来看,梁启超已经清晰地明白中国近代化进程缓慢原因,也明白李鸿章失败原因。1901年12月26日,即李鸿章死后第40天,梁启超写成《李鸿章传》书,开始为李鸿章“盖棺论定”。梁启超认为,在早年“栉风沐雨之阅历”方面,伊藤不如李鸿章;而李在政治识见和政治处境方面,明显地不如伊藤。梁启超还把李鸿章放在近代“国民国家”政治理性标准下进行评判,指出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体之本原”;“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事,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指出“殊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梁启超是说到点子上,对于李鸿章们来说,既缺乏近代国家思想,更没有近代国民观念,这确是19世纪中国洋务派官僚政治通病。在这点上,梁启超可以说是看得相当准确,他论断,可以说是触及问题本质。
现象总与根本相连。溯本求源,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个人背景、知识结构以及文化背景可以说决定两人根本区别。
从本质上说,李鸿章应该是个传统之“士”。方面,环绕李鸿章左右,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专制制度形成阴影;另方面,李鸿章自身血液里,也流淌着这样因子。可以这样说,无论李鸿章走多远,在他身上,自始至终牢牢套着根无形绳索。李鸿章无力,也无法挣脱这样绳索。
也许对于李鸿章而言,数千年习惯和传统是他面前厚厚城墙。传统与习惯无所不在,使得李鸿章在这场前无古人变革中陷入重重漩涡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所有学问都应该是关于人伦道德,这是“本”,是雕龙之术;至于有关自然知识,那是下里巴人事情,是“末”,是雕虫小技。况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