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让人少很多非分之想。所以每到个地方,曾国藩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他家眷和子女们都要干点农活。干点轻微体力活,让曾国藩身心都觉得愉快。
自四十岁以后,曾国藩就开始为自己构建想象中美好生活,在曾国藩想象生活中,他应该住在这样个地方:山数峰,田数顷,水溪,瀑十丈,树千株,竹万个,主人携书千卷,童子人,琴张,酒瓮……这样情景,是曾国藩早年所读桐城派戴名世文章中提及。戴名世虽然因为在《南山集》中密修私史,仍以明朝年号为正朔,被清廷杀。但曾国藩对于戴名世文章中表现出性情和追求,还是颇为赞赏。曾国藩直想幽居在某个地方,造屋,种树,过种林和靖梅妻鹤子似生活。这种念念于自然不忘个人空间追求,其实也是那个时代所有读书人常态。随着年龄增大,曾国藩对于家乡更是梦回萦绕,甚至可以说,这种经营闲雅空间念头直伴随着曾国藩走到生命尽头,但他终究没能如愿。在这年中,曾国藩共给朝廷打三次报告,都是寻找各种理由要求告老还乡。朝廷出人意料地对于曾国藩出足够耐心,每次,都在回折中要求他安心养病。曾国藩每次接到上谕,都是既失望又欣慰。失望是,他要求没有被批准,自己在任上,总是要盘很多烦心事,不盘烦心事吧,又怕自己在任误国。欣慰是,朝廷还算是对他信任和宽容。对于曾国藩来说,他当然知道这是件不容易事情。
忙里偷闲,曾国藩开始频繁巡视金陵附近很多地方,说是巡视,其实也只是随意看看,不带任何目。攻下金陵之后,因为直忙于裁减湘军、战后恢复等事宜,曾国藩还没有在金陵细细看过。重回两江总督位置上,曾国藩最想看,就是秦淮河带。秦淮河带是六朝古都标志,也可以说是金陵城晴雨表。从秦淮河,可以看出金陵乃至两江整体情况。秦淮河畔柔弱委顿之风算是中国文化老传统,自宋朝南迁,这里就直繁荣昌盛,尤其是明亡于清之后,汉族士大夫没能耐复国,只好到秦淮河中去爱国,在美人圈里打滚,在琴棋书画之中消磨时间。这种醉生梦死生活方式,也是有着他们理由,要前途受挫,要看破红尘……这些歌舞升平地方,正好可以让他们得到慰藉和宣泄。有这样社会心理背景,也难怪秦淮河如此繁荣。
当年兵燹现在已看不到什踪迹,金陵城又变得繁华安宁。尤其是秦淮河带,又恢复往日灯红酒绿:那些停在河岸里画舫游船、夫子庙百业杂耍、胭脂巷红男绿女、贡院街肥马轻裘,把这个六朝古都点缀得如同温柔乡样。联想到刚刚入城时凄惨情景,曾国藩不由感叹,时间真是个神通广大魔术师,转瞬之间,就能把创伤涂抹得干干净净。说起来,秦淮河繁荣还真有曾国藩功劳——当年太平天国攻占金陵之后,下令禁妓禁烟。妓女们闻风而逃,起跑到上海租界里去。批有钱商人,也跟风转移到上海。金陵商业受此影响,变得很萧条。曾国藩进入金陵城之后,在恢复科举同时,也恢复妓院。在这方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