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这个时候,所有事态进展,都是按照袁世凯意愿向前。应该说,在南方g,m军根本无法与袁世凯北洋军抗衡情况下,袁世凯要想赢得战争胜利,尽管会费些周折,但总体上并不是件太困难事。但袁世凯却没有急着去打垮g,m军,而是考虑如何借助这股g,
11月16日,袁内阁正式成立,军政大权独揽。
11月27日,清军攻占汉阳,民军死伤三千人。冯国璋拟乘胜渡江攻武昌,袁世凯亲拨长途电话劝其停止进攻。
11月29日,袁世凯电告武昌答应停战;汪精卫按照袁世凯意思,自北京密函武昌,主张南北联合,清帝退位,选举袁世凯为总统。
12月1日,武汉停战。
12月2日,江浙g,m党联军克南京,清军守将、袁之嫡系旧属张勋,连发电报给内阁求援,袁世凯置之不理;各省代表议决,袁世凯如反正,即公推其为临时大总统。
,形势趋于明朗——g,m党人作出承诺:如果袁世凯能够让清帝退位,他们将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共和制总统!
清楚地明白g,m党人态度之后,袁世凯仍旧不动声色。袁世凯心有余悸是,个政权是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如果过于激怒他们,必定会遭到垂死抵抗,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庞大帝国,还是有相当实力。三百年历史清朝就像棵老树,不可强用猛力,而要先左右摇晃,待根基松动之后,才能连根拔起。袁世凯考虑如何以种最恰当方式,让抵抗力量变得更孱弱些,让他们在压力下以种寿终正寝方式自动退位,然后,以中国历史上禅让方式进行改朝换代,召集全国议会以取而代之。这样,不管是君主立宪也好,或者是共和制度也好,只要自己能登上政治最高舞台,最大程度地体现自己意志,就是理想结局。那段时间,历史风云变幻,像在雨点般锣鼓声中走马换灯样:
1911年10月29日,袁世凯致书黎元洪,首提和议。
10月30日,袁世凯自彰德南下,离开隐居两年养寿园,进驻湖北孝感,亲自督促北洋军猛攻汉口。
11月1日,清廷诏袁为内阁总理大臣。
12月5日,摄政王载沣被迫引咎退位。
12月7日,袁世凯派唐绍仪为和谈代表去武汉与国民军议和,暗示赞成共和。
12月9日,袁世凯宣布全国停战十五日,后延长;黄兴回复汪精卫电:袁如反正,将选举他为总统。
12月18日,袁世凯派全权代表唐绍仪与民军代表伍廷芳会晤于上海。
12月20日,袁世凯调冯国璋返回北京,代替良弼出任禁卫兵统领;唐绍仪按照袁世凯意见提议:先达成和议,再由国民大会决定国体。
11月4日,朝廷下诏准许袁世凯令前敌各路清军停进。
11月7日,第六镇统制、同盟会会员吴禄贞起事,被袁世凯派人刺杀。
11月8日,黎元洪复袁书,劝其归附起义军,并允诺力推袁世凯为大总统。
11月13日,袁世凯抵达北京,诏令各路军兵,全部接受自己调遣。
11月15日,袁世凯授意刚出狱汪精卫与杨度等在北京组建“国事共济会”,提倡与g,m军议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