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弗拉基米尔·皮亚斯特(1886—1940),俄国象征派诗人、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勃洛克多年好友。
[10]“永远漂泊者”(ВечныйЖид),据基督教传说,犹太人阿格斯菲尔因背叛耶稣而注定永世漂泊,后世便以“永远漂泊者”或“阿格斯菲尔”作为对犹太人蔑称。
[11]吉茨安·塔比泽(1895—1937),格鲁吉亚及苏联诗人、小说家、翻译家。
[12]果戈理《钦差大臣》中人物,假冒钦差纨绔子弟,后成为吹牛撒谎、招摇撞骗代名词。
[13]汉斯·托马(1839—1924),德国画家、平面艺术家。
音乐厅,禁止在德国境内流动,禁止购买报纸、肉类、牛奶和烟草,禁止穿毛衣,禁止养宠物),最引人注目是下面这条要求。自1938年8月起,任何位犹太人,假如其姓名无法明白无误地标志其民族属性,男性必须在名字里加入“Израиль”(以色列;伊斯雷尔)字样,女性则加入“Сарра”(萨拉)[20]字样。举例而言,名字将被改成“玛丽亚·萨拉·斯捷潘诺娃”。
在20世纪50年代初,十二岁妈妈每天早晨去上学,学校坐落于大学胡同,很有些年头,楼梯宽敞而庄重。光滑楼梯栏杆平缓地向上延伸,从楼梯顶部每次都会探下个身子,是维奇卡——和妈妈同住个大院小男孩,扯着嗓子冲妈妈喊:“古列——维奇!你姥姥叫什?”妈妈姥姥,维奇卡很清楚,叫萨拉·阿布拉莫夫娜。其实,只要带个“萨拉”就足够低人等,而“萨拉·阿布拉莫夫娜”则意味着加倍羞辱[21]。顶着这样名字生活,真是够让人笑掉大牙。
[1]格奥尔吉·伊万诺夫(1894—1958),俄国诗人、小说家、政论家、翻译家、批评家,俄国侨民文学最重要诗人之。
[2]谢尔盖·马科夫斯基(1877—1962),俄国诗人、文学批评家、出版者。
[3]季娜伊达·吉皮乌斯(1869—1945),俄国女诗人、作家、剧作家和文学批评家,白银时代最杰出代表者之。
[14]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
[4]瓦列里·勃留索夫(1873—1924),俄国诗人、散文家、剧作家、翻译家、文学批评家,俄国象征主义诗派奠基人之。
[5]维雅切斯拉夫·伊万诺夫(1866—1949),俄国象征主义诗人、哲学家、翻译家、剧作家、文学批评家,白银时代最具权威核心人物之。1905—1910年间,每逢周三,伊万诺夫家中都会举行文学家和哲学家聚会,因其住所位于街道转角处栋浑圆建筑顶楼,故称之为“塔楼”聚会。
[6]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犹太裔作曲家,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之。
[7]黑色百人团,又译黑帮分子,是1905—1917年间由沙俄z.府组织,旨在镇压工人运动、迫害犹太人反g,m保皇团体。
[8]20世纪上半叶圣彼得堡连锁餐厅,深受诗人作家青睐,在回忆录文学中多有提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