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之间回想起这些,眼前这个小老头如此不简单,游方不敢怠慢,收架子按老规矩抱拳道:“前辈,请问您追上晚辈有何指教?”
老头眯着小眼,神情总让人感觉他要使坏,笑呵呵说道:“也没别意思
轻轻,怎这说话呢?这里可是公路,你能走也能走,又没有挡你道!……反倒是你,素不相识竟然心存歹念,想废老人家子孙根吗?”
说着话老头伸手捂住裆部,又在小肚子上揉揉,动作很是滑稽。游方却笑不出来,神情变更严肃,因为老头揉地方就是刚才他转身瞬间拳脚意念所向。
真正拳脚功夫讲究以意劲为先,这样才能发上力,出拳出脚之前知道打什点位,劲力能够收发自如有回旋余地。游方转过身来看见老头方位,下意识欲起右脚撩阴,只是没有真攻击,但意劲已经到对方下身。
俗话说“撩阴脚不低头”,起撩阴脚偷袭时不要低头去看对方裆部,双肩微微往前领脚尖就弹出去,这样动作才够隐蔽。游方当然没有低眼瞄向老头下身,转过身形后老头已经跳开,他并没有丝多余动作。然而老头居然“感应”到他欲发而未发出攻击。
游方不由自主想到八个字“有触必应,随感而发”——这是拳脚功夫极高深境界。他小时候练武时常听三舅公胡吹海侃,说上乘武学有三种境界,多数人练拳脚不过是舒活筋骨而已,如果练不得法还容易伤身,到“劲随意走,运转由心”境界,才算有真功夫。
所谓“劲随意走,运转由心”只是上乘功夫门槛而已,但就是这道门槛挡住绝大多数人。它意味着练透明劲与暗劲,筋骨腑臓体强健,心意起全身上下三关都可以发力,能运转内劲外发。听上去挺玄,其实从外表看来无非是反应更灵敏身体更灵活,也达不到双拳头能打倒十几个训练有素壮汉那夸张。
再往上层境界就是“有触必应,随感而发”,它已经接近于传说。据说某些人功夫到极深处,行走坐卧都有劲意却不落痕迹,就连睡觉时候,假如有人带着恶意隔着窗户瞪他眼,也能立刻醒来。古人也用“秋风未动蝉先觉”来形容,这不是莫名直觉,而是种自然感应,功夫至此不仅练到筋骨,仿佛也容入精神中。
这种人很难对付,能料敌先机而且也懂得趋吉避凶。不是死下苦功就能练到这个境界,要有很好资质和悟性,甚至还要有机缘得到秘传,因为功夫到这个程度,往往都有特别练法,般公开拳谱中不可能有记述。
游方三舅公行走江湖卖艺,练辈子武,对于“有触必应,随感而发”境界也是懵懵懂懂,总差层窗户纸没捅破,年老之后劲力渐衰,这辈子是不可能再练成。而游方功夫,勉强达到“劲随意走,运转由心”境界,但还差丝火候,算不得登堂入室。
至于再往上境界,叫作“形神皆妙,与道合真”,这几乎是神话,也许只能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找到影子,现实中就没见过。三舅公也说不清其中究竟,只是在偶尔吹牛时提到功夫至此已超出化境,由武入道相当于古代传说中修行人“金丹大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