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民国时期燕京大学就设立考古研究室,解放后北京大学在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1983年考古专业从历史系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立考古系,1998年北京大学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办学,考古系又扩建为考古文博院,2002年改名为考古文博学院。
该学院在北京大学算是规模很小,只有两个系:考古系与文化遗产系,共设四个本科专业: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文物建筑。其实它每年只招个班本科生,总共三十名。这个学院为何招生这少,因为它还要承担其它院系相关专业教学任务,以及更多考古及科研课题。
吴屏东今年六十出头,是博士生导师,主要任务是带研究生与做课题,般很少给本科新生上课。但是游方很幸运,在北大课程表里查到吴老讲两门课,门是给建筑系与历史系二年级学生开混合大课,科目是《中国古代营造法式》,另门是给考古文博学院本科三年级开设专业小课《中国古代建筑与葬制》。
这两门课
你还是说?别忘你在干什,甭想打岔,接着交待!”
……
蹭课与走江湖开棚差不多,先要踩盘子。从迎接新生大巴车上下来,生活区内还有个迎新点,各系院辅导员带高年级学生,扯着系院条幅摆开桌子迎接各自新生。游方四处听听偶尔找人聊聊,再到教学区走走转转,结合以前看过学校介绍材料,情况基本就摸清。
大学里课程有小课、大课、公开课。所谓小课就是同个班级二、三十人在小教室上专业课,般到高年级小课比较多。所谓大课就是同个专业或同类专业几个班级在个大教室上基础课。所谓公开课大多是在阶梯大教室上课程,听课学生不限专业,往往以选修或辅修为主。
公开课与大课很好蹭,只要你坐在那里不捣乱,没人管你是谁。有些热门公开课需要提前占座,而绝大多数大课根本不需要占座,教室里总有空位置,因为总有人逃课,就算全来也不可能座满。这是大学里种比较特殊现象,平时上课教室里总坐不满,考前上自习却很难找地方。
只有小课听上去似乎很不好蹭,其实也没麻烦,教室里肯定有空位,而且经常是第排正中央面对着老师位置——同学们都不愿坐那靠前显眼,你进去,坐在那里听课就行。
就算讲台上老师知道你不是这个班学生,而是特意跑到这里来听他讲课,般也不会赶你出去,甚至心里面还会暗暗高兴。当老师谁不愿意冲着自己来听讲学生越多越好呢?越是知名高校知名老师,越会这样,这也是知识分子个普遍特点。
假如这个班有好管闲事学生走过来提醒你:“同学,们班要上课,你别在这里上自习。”
此时只需厚着脸皮,面带微笑答句:“不是上自习,很喜欢XX老师讲这门课,特意来听,如果没有空位就走,有空位话就坐着听听。”这种情况下没人会赶你走,学生又不是政教处行政*员。
北大这多专业这多课程,怎选择呢?游方首选考古文博学院课程,第个要找讲课老师就是姐夫池木铎导师吴屏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