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是说,非得离开这个家不可。”
Z问:“上哪儿去?”
M说:“也许东北,也许内蒙,也许云南。决定,不管是哪儿也去。”
144
不久,M去插队。“插队”二字,未来词典上应给出狭义和广义两条解释。狭义是专指到农村去,和农民们在起,即安插在农村生产队里像农民样劳动和生活。广义则是对上山下乡运动泛指,还包括去边疆垦荒几百万青年;这中间又有农垦和军垦之分,前者叫作农场,后者多称为兵团。由于M未来故事,给印象是她去农场,东北,内蒙,或者云南,这空间上分别意义不大,在印象中早已忽略。
”
Z点点头。
M说:“你千万别告诉妈,也别告诉别人,行吗?”
Z仍是点点头。
M说:“真?你答应?”
在印象里,她是w.g中最早申请去边疆那批。某项“重要指示”正萌动于心还未及发表之时,M和十几个男女青年领潮流之先。这件事惊动报刊和电台记者。男记者和女记者纷纷来到城市边缘这条小街上,踏着尘土和泥泞来寻找必将燎原星星之火。由于火葬取代土葬,空地上那间棺材铺早已关张,改作居民g,m委员会办公室。记者们光临,使这个小小居民g,m委员会声名大震,那些天它主要工作就是接待这些采访者。居民g,m委员们以及M所在中学领导们发动群众,搜集M从小到大切光辉事迹,向采访者证明M行动绝非偶然,这孩子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工农兵热爱祖国和人民……十八年来其优秀品质和先进思想都是贯。记者们飞快地记录着,感到很像是篇悼词,于是要求去看看M本人。领导们和记者们便同到M家里去。M吓坏,窘得什话也说不出,面对咔咔乱闪镁光灯她甚至吓得直流泪。记者们请她不要过于谦虚,把群众提供关于她优秀事迹再陈述遍,问她是不是这样?M根本没听清那都是在说谁,但是领导们示意她无论什问题只要回答“是”。M于是点头,点头,个劲点头,还是说不出话,无论人家问什都点头。这样,没用几天,M还没有离开这个城市就已成为知识青年榜样。
那个酒鬼也因此大大地风光阵子,会儿被称为英雄父亲,会儿被叫作模范家长。这酒鬼于是醒悟于是全力支持女儿到边疆去,并且站在那块空地上向众人保证他从此不再喝酒,为让离家去g,m女儿放心,为与“英雄父亲”或“模范家长”身份相符。三天之后M要走,这酒鬼说“壮行酒总是要喝杯,下不为例”,但是后来证明他戒酒史为期总共三天。
想,这年可能是1968年。这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这年Z十七岁,M二十岁。有可能算错他们年龄,不过这没关系,这不重要。重要是,Z
Z闭上眼睛,摇头说:“不告诉任何人。”
没料到Z这容易答应,M迷惑地看着他,浓重暮色中看不清他表情。
M说:“那个人,你不用理他,反正你和他,完全可以没有父子关系。”
Z不出声。
M:“是非得走不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