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钟应重读历史,感受到同处危难境地穷苦之民,愿意携手共渡难关、互相扶持良善。
“何先生冒险发出签证,是因为中国也在列强脚下饱受欺凌和羞辱,令他产生对犹太人同
辛德勒曾帮助千百位犹太人,而何凤山则被誉为中国辛德勒。
厉劲秋沉默听着钟应讲解,他时之间没法理解大使行为。
他皱着眉算算时间,“那时候们也在打仗,不比他们好多少……”
“可是何凤山发放不是单纯前往上海签证,是他们活下去通行证。”
“当时纳粹对集中营犹太人提出要求,只要他们能够离开奥地利,就放他们活着离开。如果无法离开,就会将他们赶尽杀绝。”
“忽然觉得接下维也纳之春邀请草率。”
他苦笑着看钟应,“点也不解这次要纪念对象。”
不解就贸然创作,根本不是在纪念死难者,而是在敷衍和侮辱他们。
“可以说给你听。”
钟应并不介意分享自己感悟,甚至觉得厉劲秋定能够获得比他更深思考。
争中流失遗音雅社乐器,还是毛特豪森死去苦难者,你都期望着自己能够在切还没发生时候,拯救他们。”
钟应笑着看他,终于体会到藏在音乐里思绪,被人完全解快乐。
“因为们遭遇过相同灾难,任何个遭过难人,都不会愿意见到历史重蹈覆辙。”
厉劲秋知道他说什。
中国近代历史屠杀、战乱,将片乐土烧灼得千疮百孔。
钟应看到那段记载,只觉得心中沉重,“除们,没有人愿意为犹太人发放签证。”
绞刑架就在头顶,犹太人疯狂寻求外国驻奥地利领事馆,祈求获得离开奥地利签证。
然而,多达三十二个国际大国,无情拒绝犹太难民申请,冷眼旁观这场惨绝人寰种族屠杀。
只有身在维也纳何凤山及同事,成为犹太人活着离开奥地利最后希望。
那份希望,是中国人耳濡目染悲悯与仁爱,给犹太人点亮灯。
他说:“毛特豪森集中营是个很特殊地方,它建立在维也纳,但它并不是与们毫无关系。”
“至少五位中国死难者名字刻在纪念碑上,大使馆每年都会在纪念日哀悼他们遇难。”
“如果不是这场音乐会,也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它存在,也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有位叫做何凤山中国外交官,在被德国没收领事馆情况下,为数千位犹太人发放前往中国签证。”
他翻看历史,不仅记载于纸页,还记载于米兰何凤山广场。
当时何凤山作为驻维也纳大使,为全世界拒绝接纳犹太难民,打开前往中国大门。
他翻开那段时间历史书,都能感受到沉重浓郁血腥,以及文明社会永远无法理解残酷残忍。
中国人和犹太人不同,有着强烈国家情绪,认定自己扎根土地。
可他们依然同情这样流浪民族,遭受折磨与苦难,也同样感受到弱者备受欺压,等待死亡绝望。
厉劲秋捋捋额发,顿时觉得自己并不解奥地利。
作为个音乐之都、艺术殿堂之外,他甚至不知道毛特豪森集中营在哪里,更不知道纪念碑在哪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