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寄灵,便成邪灵。
当有自己想法,就不再是作者或者剧组能够控制东西。
《烛火之谜》年代久远,凶手也都执行死刑。
要想解原委,还得靠官方专题节目。
于是,欧执名从酒店外回来,就见到若沧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当年媒体心理。
猎奇、从众、博眼球。
无论是恐怖作品提名,还是推理列表,都会出现《烛火之谜》名字。
并且附带点评:“虽然故事本身简单,推理生硬,但是背后血色才是它最为耐人寻味地方。”
平庸作品,经历血案就会在普通人心中封神。
熟悉配乐,熟悉旁白。
解说员声音低沉磁性说道:“根据黄某交代,他作案工具是客厅里摆放水果刀,最初他把水果刀拿在手里目,只是为壮胆。”
大晚上,欧执名听得精神震,问道:“你在看什?”
若沧头也没抬,回道:“《今日说法》。”
作者有话要说:既然大家都觉得害怕,给你们推荐个不怕办法。去wb,搜“跳大神”,当你完整看完那段视频,定会和样露出唯物主义凝视,成为小朋友许多问号。
网络发达之后更是如此。
任何提到恐怖、惊悚、悬疑、推理帖子,都会骤然出现《烛火之谜》,刷新存在感,加强大众对这部背负惨案作品印象。
翻完资料,若沧深深怀疑,他感受到怨气与愤怒,不仅仅源于作者本身。
应当还有数十年舆论风气,造就独特磁场。
来路不明吹捧,讳莫如深畏惧,汇聚于《烛火之谜》这部作品上,承载数以万计读者、观众阴暗情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