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就没有消息。当时郁行这边情况也有些复杂,他家受到冲击,房子被征用,他通讯地址也改,不知道是不是这样错过姐姐信,后来再写信过去时候,就再也没有收到过
145团工作人员说:“这久事,既然转到144团去,那档案就应该都调到144团去,们这里是不会留。”
远夏说:“们也猜到是这样,不过还是想来确认下,免得再走回头路。”
工作人员说:“也对,那帮你们查查吧,原来在哪个连?”
郁行翻出通信地址,说:“145团12连。”
“那你们稍等,去找。”工作人员说。
石河子是农八师建设兵团在片戈壁摊上建立起来座新城,过去戈壁荒滩如今已经变成沃土良田,离不开建设兵团几代人辛勤努力。
远夏看着这座戈壁滩上明珠,想起那句当年曾经响彻中华大地“愚公移山,人定胜天”口号,正是在这样精神感召下,新中国人民用双双手,把把锄头铁锹,辆辆小推车,筑堤坝、修水渠,将荒滩变良田,创造个又个奇迹。
代人吃三代人苦,终于夯实新中国农业基础,哺育新生工业体系,使得新中国站稳脚跟。
不得不说,那个年代中国人精神面貌真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健康积极,这大概就是自己翻身做主原因吧。
郁行保存姐姐当初通信地址,其中地址变更三次,前两次都在石河子,第三次则是塔城地区沙湾县。
当年情况复杂,运动开展之后,大学生毕业不能马上分配工作,要等上年半载,有些家庭成分比较复杂,怕受到牵连,便主动要求支边,建设兵团也接收不少青年学生。
郁知文大学专业是英语,最适合她工作应该是英语老师,但那个时候学生都在串联,接受劳动教育,学校七零八落,哪能好好上课。
她专业更是不能提,她到之后,便给她安排当语文老师兼职音乐老师,因为她会弹奏这里唯架风琴。
不过这也没持续多久,运动闹得越发厉害,学生都不上课,他们这些老师也没用武之地,她和几个知青朋友便主动申请到最艰苦地方去工作。
于是被调到塔城地区144团,因为有文化,被安排学习当兽医。
他们先去石河子市z.府机关打听情况,对方听说他是从内地过来寻亲,倒是很热情地接待他们:“你姐姐叫什名字?哪年到新疆,在哪个团?”
郁行回答对方:“姐姐叫郁知文,是1967年从南京来新疆,当时她刚好大学毕业,主动要求下放新疆。刚开始被分在农八师145团,在那边待两年,69年又调到144团,们保持通信到1971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收到她来信。写信她也没回过。”
工作人员皱眉:“时间隔得有点久远,恐怕不太好办。你既然知道她团部编号,就应该去团部问问,档案都在团部。145团就在石河子,要不你过去让那边帮你查下,看有没有将她档案转到144团去。”
郁行道谢:“好,谢谢!”
对方给他指路,两人又赶到145团部所在地打探消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