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陶双手抱拳,深深作揖:“郎君此举堪称创举。”
萧彧笑道:“也谈不上什创举,此举在安国未必能推行下去,因为门阀势族势力庞大,在朝中盘根错节,此举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利益,必会想方设法阻挠。在崖州这个门阀匮乏之地,这个举措倒是没什阻力。”
姚陶此刻才真佩服起萧彧来:“郎君所言极是,郎君大才,是天下百姓之福。这便去替郎君推行此事。对,郎君所说书本,恐是笔巨大开销,光誊写就颇费人力,怕是难以推行。”
萧彧笑着说:“这倒不怕,自有解决办法。姚大人且随来。”
姚陶跟着萧彧,去印坊。
姚陶听到此处,目瞪口呆:“办学塾?不分贵贱,让所有孩子都上学?”
他想不明白,这些普通人读书又有何用,朝廷取仕皆是要看门第。
“正是,免费提供书本。你负责找批品行端正读书人来当老师。教授这些孩子识字算数。”
萧彧觉得,募兵制要想推行下去,首先得让百姓感觉到自己生活与从前相比,有更好变化,他们才愿意为守护这样生活而付出努力和代价。
姚陶不能理解:“可是郎君,这些平头百姓读书又能做什呢?”
三抽其,四子以上者抽其二,入伍至少两年,这个政策引得百姓诸多不满。
但若是募兵,就需要足够军饷来吸引人入伍。
萧彧说:“想采取募兵制,愿意守护家园、建功立业者,可征集入伍,采取自愿原则。服役两年可退伍,家中免除两年赋税,自动延长留伍时间者,将发放俸禄。”
姚陶摇头:“自愿入伍恐有难度。郎君当前最需要,便是大量兵力,否则无法与朝廷抗衡。”
言下之意,还是要强行征兵。
印坊已经雕完《论语》,印工师傅正在印刷,而雕工师父已经在雕刻《孟子》。
姚陶看着堆码得整整齐齐雕版,又看着摞摞已经印好《论语》,激动得简直语无伦次:“这、这,郎君,书……”
这书原本是打算印出来拿到北边去卖,谁知道竟
萧彧说:“可以参加考试,优异者录入官府衙门当官为吏。”
姚陶嘴张圆,在这个门第家世高于切时代,萧彧想法简直太惊世骇俗。
姚陶能当官,是参加九品中正制选拔出来。能参加九品中正,都是积累数代名门世家,至低也是门第稍低寒门庶族,但寒门庶族,即便品学再优,也不可能被评为上品,姚陶就是其中之。
许久,姚陶才喃喃地说:“郎君预备怎样考试?不看门第,只看学识?”
萧彧点头:“对,不看门第,只看学识与品行,二者兼备,方能为官为吏。”
萧彧叹气:“知道,没有人愿意打仗。也不愿意,但是有些仗,是不能不打,比如保家卫国。所以想试试。”
姚陶看着萧彧,没有说话,心里觉得他这方面有些天真,普通人哪有保家卫国觉悟。
萧彧又说:“还有事需要姚大人去督办。”
“郎君请讲!”姚陶说。
萧彧说:“打算在各地兴办学塾,你将政令颁发下去,以临近几个村落为整体,找个中间点,创办所学塾,令六至十二岁孩童免费入学,不拘男女,不论贵贱,视同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