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乃是知兵之人,自然不肯让唐军被动。
劫掠屠城时爽,事后就是火葬场。
不光如此,当时为攻心,唐军硬是保持着仁者之师形像,对占领区百姓不但不劫掠,还好吃好喝供着。
打下白岩城,发粮食给城中百姓,还奖赏城中八十以上老人,甚至白岩城里敌军,李世民都发给钱粮,放他们走,让他们在高句丽宣传大唐仁义无敌威名。
李世民用最大诚意来展现王者之风,按道理高句丽军民应该乖乖倒戈解甲,以礼来降,国安名乐,岂不美哉。
你这样做,不是寒自己人心嘛。
娄师德提起来,大家顿时都记起这件事。
阿史那道真道:“当时是孙代音先说要降,后来又不降,戏弄军,太宗怒说打破此城,可任各军劫掠。
然后诸军用命,冒着箭雨和飞石攻城,最终快要破城时,孙代音才终于投降。
事后太宗又改口说不要劫掠,才有英国公李勣和太宗那番对话。”
不过这些比较犯忌讳,必须淡化处理。
若让李治清楚其中门道,只怕心中会对苏大为越发猜忌。
“苏都督‘攻心为上’,让想起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句丽发生事。”
娄师德目光投向苏大为:“太宗用兵如神,但是晚年却顿挫于安市城,引为生平憾事。”
提起李世民兵法,在座崔器、苏庆节、阿史那道真,包括苏大为都来精神。
苏大为说完这些,不想再深入聊倭国话题,只顾喝酒。
而其他人,娄师德、崔器是亲历者,细细思索苏大为用兵方略。
阿史那道真和苏庆节,则是低头揣摩。
倭国内乱是真,不过苏大为还是隐瞒些关键东西。
比如,他前期动用都察寺情报网,做情报搜集。
可高句丽人偏不。
唐军此后不得不个个啃硬骨头,新城、安市、建安三城始终坚挺,直没
苏大为也曾听苏定方提起过此事,所以心里有印象。
后来是李世民自己掏腰包,用府库里钱赏赐士卒,才把此事糊弄过去。
之所以要这做,正体现“攻心为上”用兵思想。
屠城容易。
可旦屠城之后,再想攻取高句丽各城,将会遭受更加顽强抵抗。
众人举杯饮杯,然后向娄师德催促道:“你接着说下去。”
“太宗当时征高句丽时,十分注重收拢人心,记得当时六月,军打到白岩城下,城主孙代音表示要投降,太宗马上答应,并许诺对城里百姓秋毫不犯。
结果当时领军英国公李勣进言:士卒所以争冒矢石,不顾其死者,贪虏获耳;今城垂拔,奈何更受其降,孤战士之心!”
咱们当兵打仗,不顾伤亡,就是为打破城以后,可以放开来抢钱抢粮抢女人。
陛下您受他们投降,之前答应将士们可以放开来抢,现在也不可以。
又比如,他是先占据个据点,发动土地g,m,取得当地百姓支持,然后再征召倭人仆从军,用倭人打倭人。
当时倭国王室统治基石都被苏大为“绝户计”给抽光。
内不内乱,也没甚区别。
但凡苏大为占领区,那些农户都争相投军,积极参与唐军,帮着唐军打那些倭国贵族,分享战争红利。
那又是另个故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