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尽管影片画面张力上不如之前车水马龙、团队作战这夸张,但细节处反而更精致,镜头语言和演员个人表演更见张力,而情节预置许多伏笔,在通过台词和动作解开时,也越发出彩。
在《勇闯夺命岛》当中,这样转化非常自然,而且预先埋下很多伏笔,因此效果……
“就像罗曼式建筑加入哥特式花窗玻璃,举改变因采光不足而导致沉闷压抑感觉。”
不知不觉间,安娜将心中话说出来,“如果用建筑概念形容《勇闯夺命岛》,导演杜克·罗森伯格绝对是第流设计师和现场总指挥!”
海豹队员临死前挣扎,画面带给人深深无力感,甚至比他慷慨激昂演说更能触动她内心。
即便影片不断以各种试错推动情节发展,却不意味着不能得到理想化结局。
安娜能够看得出来,那位与她同龄年轻导演,在《勇闯夺命岛》中,试错前提不是无准备,而是有准备,也获得最理想效果。
虽然从澡堂之战后,影片回到老套个人英雄主义拯救世界桥段,但在导演精妙手法调配下,安娜点都不觉得反感,反而觉得同样精彩有趣。
她毕竟学习几年电影制作,很快就得出些分析。
在戏剧表现上,矛盾冲突多发性是有限,镜头语言交代局部画面,对秒钟情节往往有100种角度拍摄,但不能全部呈现给观众——电影不可能这样拍——特别是在《勇闯夺命岛》这样节奏紧凑动作题材电影当中。
影片前70分钟时间把矛盾冲突全面激化之后,无法再通过大场面叙事风格对情节进行推动,导演杜克·罗森伯格干脆在这里引入个螺旋式上升结构,把视角从整体转到局部,通过人物冲突带出整体故事发展。
这是非常巧妙手法转化,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运用上却相当难。
那个年轻导演明显越来越成熟!安娜心中暗叹句。
于是,影片从之前正反方整体轮流试错,变成正反方个人在轮流试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