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原著巨大销量,足以保证影片票房。
其实说基督不是神而是人并不是《达芬奇密码》首创,人类进入科学时代,早就开始打破神传说,早就开始追求用“人”真实说话,如果有天基督真彻底被人类革除“神”性,也不是什很奇怪事情。
要讨论《达芬奇密码》有多少属实,完全没有必要,从作者到影片,用这样内容引发争议,明显就是在博取关注度。
随后出炉北美票房排行榜上,《达芬奇密码》结束《钢铁侠》连冠局面,也证明争论确实能带来收益。
艺术作品——如《蒙娜丽莎》、《达·芬奇自画像》以及《最后晚餐》——进行“颠覆性”解读。
先是借各个角色之口,对《蒙娜丽莎》中人物性别提出置疑,继而指出蒙娜丽莎其实就是达·芬奇本人,而《达·芬奇自画像》里画家肖像,实际上也是个“雌雄同体”。
这两幅画已不是简单独立存在,而是两个相互关联具有相互指射意义个体,最有意思是对《最后晚餐》注释,且不说将人们传统上认为画中皆为男性十三人说成是十二个男人和个女人,就连向为世人崇拜不食人间烟火耶酥基督,也被从“神”还原为“人”,并声称他结婚,留下后代。
而耶稣妻子,就是被他救赎抹大拉玛利亚。
这些言之凿凿解读,无疑是对历史、对传统文化挑战、篡改与颠覆,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混淆视听”作用。
当然,这样作品引发争论也是巨大。
来自天主教和其它基督教团体,历史学家,艺术史家以及很多观众,都对影片和小说进行猛烈抨击,甚至很多人认为丹·布朗和《达芬奇密码》这部电影歪曲——有时甚至捏造——历史。
然而,争议在很多时候对于部电影来说,都不是坏事,甚至争议代表就是吸引力。
就像杜克说那样,被人争论总比无人争论要好多。
《达芬奇密码》引发争议,招致很多宗教保守人士猛烈抨击,但原作者和电影制作人都足够聪明,这些争议并不会触及到主流社会底线,在相关炒作下,轻易就能吸引相当多人走进影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