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之后,基本就没有人再用过类似方法。
另部伟大太空电影《阿波罗13号》在银幕上再次展现神奇、无比逼真失重镜头。
在《阿波罗13号》中太空舱内镜头拍摄,全部是在美国航空航天局训练装置“呕吐彗星”中完成,克里斯托弗·诺兰专门拜托人调查过,那是艘波音KC135,把全体成员带到高空然后自由落体下坠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舱内所有物体和环境都是相对失重,次飞行能获得差不多25秒失重时间。
导演朗·霍华德奢侈玩612次失重飞行,在这里拍摄完大量失重时间镜头,这个方法把失重问题解决得非常彻底,但是却无法拍摄舱体外失重镜头。
而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租到以及租用得起NASA设备。
转场到那边,拍摄再次开始后,克里斯托弗·诺兰看到就像是华纳人说样,特技人员是真在操纵斯嘉丽·约翰逊,斯嘉丽·约翰逊就真会倒转,他们还可以把整个装置熟练做上下左右移动。
而且这明显是个手工与电脑控制相结合装置。
所以这个剧组团队还要协调操纵不同部分人员工作,电脑人员工作,摄影机人员工作,灯光运用,斯嘉丽·约翰逊表演……
作为个导演,在克里斯托弗·诺兰眼里,这些都要作为个整体来看待。
他自然而然想到自己筹备太空影片,里面同样有类似戏份,似乎杜克·罗森伯格这种拍摄方式是最好解决方案。
克里斯托弗·诺兰自问没有这样份量。
相比这两种方式,杜克·罗森伯格拍摄明显更为现实,也能切实解决很多问题,诺兰还能实现拿来主义,在对方拍摄完毕之后,将这些设置拿来进行适当符合他拍摄需求改装,就能直接运用到未来拍摄中。
克里斯托弗·诺兰确认,自己来这趟确实是不虚此行,单单是站在旁边观看,杜克·罗森伯格就给他很多启发。
特别是那个灯箱,简直让克里斯托弗·诺兰大开眼界,只能赞叹对方不愧是好莱坞技术流导演代表之。
灯箱里有着数目巨大LED灯,基本上就像个超大挂式电视屏幕样,诺兰解这
虽然在独立电影圈是出名实拍狂人和传统技术支持者,但克里斯托弗·诺兰明白,现在制作太空类影片不用到电脑技术根本不可能。
在来这里之前,克里斯托弗·诺兰考虑过许多传统失重拍摄方式,比如让演员吊威亚等等,但这些最基本方法只适合用于拍摄简单镜头。
他还深入研究好莱坞过往著名两部经典太空片《2001太空漫游》和《阿波罗13号》中失重拍摄方法。
以往,在表达失重诸多镜头中,个最经典做法,应该是早年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在个圆环形屋子中,固定个摄像机,然后让演员跑起来,摄像机录下来画面看起来就像演员是沿着屋顶在跑步样。
这个诞生于1967年方法很让克里斯托弗·诺兰佩服库布里克才智,但是它解决问题非常有限,只能表达几个镜头,而且也无法解决除人之外其他物体失重问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