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员配备上,可以进行扩充,也允许交叉。玄元观选派道士主持道院总体事务,可为方丈,川西总督衙门选派能干官吏,充入其中,可为监院,以下各层均可循此例。
所有充入红原地区道院朝廷官吏,均需接受道门核查,考核通过后授予道牒,打破道门是道门,官衙是官衙分割,就此融为体。
这就是赵然提出“不左不右”,“道法守中”。简而言之,“特事特办”,“建立特区”,走第三条道路。
赵然这篇《红原布道疏》,前前后后两千余言,共分成三部分。
第部分,讲是红原地区情形,这是他通过宋致元、白腾鸣、赵致星,以及这些天接触形形色色人等口中所说见闻或者说传言,结合自己在夏国时对当地部族制度认知推测出来。虽然是推测,但却非常契合,基本上都能说到点子上。单就这部分而言,已经远远不是个乡庙庙祝所能达到见识水平。
第二部分,则结合道门和朝廷与红原三部达成协议,条条将其中可以拿出来转圜地方,细细分说遍。哪些必须遵守、哪些可以偷换概念、哪些可以利用获益,都点出来。这种分析方法相当创新,这是在座四位大人物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昨天才会评价为“奇谈怪论”。但是此刻认认真真坐下来细思,竟然发现确言之有理。
第三部分,也是最长部分,则是解决问题办法。红原三部与朝廷协议中最大问题,就是朝廷不许在三部设立官衙。基于此,才出现激进派和持重派辩论。
赵然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以道院代行官衙职能。你既然说不许设官衙,那就不设,但是道院究竟做些什,这是说算事情,你红原三部无权指摘。
怎让道院代行官衙职能呢?赵然办法也很简单。原来道院里,八大执事都是管理内务职司,仅仅方主和高功有涉及地方权力,但也主要集中在道门事务这块。
只有监院或者方丈,才能对地方事务处置形成重大影响,对不合理治策做出干预。三都倒是也能涉及地方,但必须通过三都议事这个制度来实现。
赵然建议是,红原地区设立道院,赋予八大执事真正地方处置权,比如加强方堂方主职责,授予绥靖治安和动用武力权力;比如授予经堂高功教化百姓职责,由经堂负责地方文风教化;比如授予典造堂县衙吏房职责;比如授予库房财权和仓廪管辖权……
如此来,座道院不仅具备道院原本功能,还代行官衙职能,合二为,两条腿起走路,自然就稳当。至于三部所谓自治,在如此强力机构下,切都是泡影,三年五年之内,必然稳稳纳入大明治下,其实已经是缓进式改土归流。
至于与上面关系,则实行分头管理、分头对接办法,教化布道方面,接受道门管理,地方治理上,则对接川西总督衙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