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辉不知道自己是否得罪新上任校长,总之新校长认为他研究经费过多,来便砍掉四分之三,并表示:“《新物理存储结构》这类研究,在办公室用电脑随便写写就行,根本不需要那多经费。你研究太小众太不起眼,要拔款给真正高新科技项目。”
就这样,王德辉由于研究经费不足,很多项目无法展开。不研究便没成果,没成果申请不到拔款,就这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王德辉只是想安安稳稳当名大学教授,倒没什影响,带领学生做些小课题,经费还是够。但他脑中有着很多想法,每时每刻都想要付诸研究,因此不得不再三向校长申请经费。
“都说没有,今年经费已经拔完,而且说实话,王教授你这把年纪,安心带带研究生等着退休不好吗?科学是要与时俱进,比起留学归国那些教授,你研究实在太没创意,没有点高新科技样子。”校长看着身老土王德辉,脸上满是冷漠和势力:“也是需要政绩,谁能拿奖就拔款给谁。”
王德辉无奈摇摇头离去。他在考虑自己要不要辞职,尽管很舍不得那些学生们,但仅仅是小课题,不能满足他做研究欲望。
能被国家科学院收入档案人,没有谁科研水平是简单,季椽就发现大部份人论文他都曾阅读并极为推崇过。尚未看过,他也都调来看看。
不得不再次感叹背后有国家支持多方便,只要跟助理提声,想要论文立即送到办公桌上。要知道现在还不是网络普及时代,很多论文想看都没地方找。
“就这些人吧,请代为联系。”季椽审核完工程师们档案后,勾选出名单,交给助理电话联络,确定对方有时间并愿意参考项目后,再由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发去正式调动公文。
“是。”助理接过名单,开始熟练拔打电话。
基本上,除手头有研究工作无法离开人,没有工程师舍得拒绝来自太原卫星发射基地邀请,因此调动工作非常顺利,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科研人员入驻。
凭他往年科研成就,足以申请调进国家研究院工作,也可以到私人科技公司做技术顾问。只是私人科技公司不够自由,研究成果必须能转换利益;国家单位又太麻烦,人情资历是常态
“太好,能和那多优秀工程师起进行研究。”季椽欣喜想起当初参与第二核武研究时情景。不管是在前苏联时,还是回国之后,季椽见到全都是精锐研究员。和那些人起进行工作,是季椽感觉最开心时期。尽管很辛苦,大脑没有刻停下时间,但真学到很多,也很有成就感。
季椽喜欢那样简单又纯粹科研环境。
王德辉是S市理工大学名物理教授,执教二十年,如今已五十三岁。当年他来到这所学校,是受老校长邀请,承诺会为他建立个单独研究室,并从校研究经费中拔款支持他项目,只要他把研究成果挂名在学校并带出研究生就好。
老校长也确实信守承诺,每年经费拔款都不低,让王德辉得以依托学校完成自己研究,发表数十篇SCI论文,带出过不少研究生。
然而这切都在5年前,老校长退休后发生改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