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与青州隔海相望,太守公孙度政令得体,得知名士外出避难,特意空出馆舍等候他们到来,所以青州士人想要外出避难,首选就是辽东。
华歆与管宁、邴原并称为“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而王烈王彦方,更是天下传颂道德典范。
几人在辽东避难,只谈经典不问世事,顺便教化百姓,让百姓明礼知耻,在辽东时候名气不减反增。
原焕笑意盈盈看着落座大儒名士们,怎看怎顺眼,不问政事只著书立说更好,书院里不缺学官,只缺能够令天下人信服师长。
不算以后可能会到这儿来名士们,只如今这几位,便足以撑起座名满天下书院。
意休息。
原焕似笑非笑看郭嘉眼,正跽而坐让大儒们不必多礼。
郭鬼才这下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他真安排人精心照顾这些人衣食起居,可问题是,人家自己不愿意休息,他又不能时时刻刻盯着,下人仆从不敢擅自做主,这整个藏书阁,就算他在,说话最管用也不是他。
原焕笑吟吟收回目光,等大儒们各自落座,这才温声开口,“先生们远道而来,焕不曾亲自相迎,实乃人生大憾事。”
郑玄在北海时亲自耕种,没有想象中慈眉善目,而是个利落爽快硬朗老头儿,他在北海听过这为冀州牧名字,本以为这是位杀伐果断主儿,没想到亲眼见到,却还是个温润如玉儒雅青年。
名士已经就位,还愁没有学生吗?
等天下学子口口相传来邺城求师问道,就算他们出师之后只有半愿意做官,对冀州而言也是天大好事。
得民心者得天下。
尽收天下读书人之心,方能在礼法大义上立得不败之地。
他年轻时四处游历,也知道汝南袁氏袁士纪是个温雅君子,之前看他在青州事情上摧枯拉朽雷厉风行,以为这人变性子,现在看来,怕是外软内刚,“老朽微末之才,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古籍存世,方是人生大幸。”
有郑玄率先开口,其他几人也相继开口客套寒暄,为这里数不胜数古籍孤本,说两句好话不丢人。
藏书楼确吸引许多人,能让原焕亲自接见却只有几位,北海郑玄、颍川司马徽、陈留边让、北海管宁、北海邴原、平原华歆、平原王烈。
除司马徽和边让,其他几位皆是青州人,甚至其中有三个都来自北海国。
管宁、邴原、王烈在青州黄巾贼肆虐之后相继前往辽东避难,青州刺史焦和没有平乱之能吗,士人们在家乡没有办法安心著书立说,出去避难不在少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