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告诉日本朋友们将翻译上野千鹤子书时,他们反应之相似,令吃惊,“你要翻译上野?!太棒!”朋友们职业年龄性别各异,但没有个人问“上野是谁”。确,在日本战后近七十年来,最具社会影响力女性学者,无疑,是上野千鹤子——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日本女性学领军人物。
1948年,上野出生于个富裕医生家庭,1967年进入京都大学哲学科。大学时代,正值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之际,上野没有例外,加入京都大学学生组织“京大全共斗”,上街游行,向警察扔石头,在校园里“战斗堡垒”中度过二十岁成人节。学生运动体验,决定此后上野生方向——成为名以女性视角观察思考社会学者。
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那场学生运动,男性与女性记忆方式有差异。男性也许多为追怀青春岁月激情与败北,而上野则常常回想到,“在运动中,男生向警察扔石头,女生体力不够,石头扔不远,只能在后方当搬运,作为‘二等战斗力’女生,扮演角色不过是给男生们提供慰藉,包括性服务”。那些男生,那些满怀理想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精英学子,女生们以为自己是他们“同志”,却只被当作“女人”。日本七十年代女性运动,就是左翼学潮中女生们从对“本应是志同道合”男生们失望与反叛开始出发。
从思想史谱系梳理二十世纪日本两次女性运动,可以说,1910年代至1930年代第波女性运动,是萌发于近代人权意识觉醒,而脱胎于左翼学潮第二波女性运动,则起于对近代价值观怀疑和批判,可归入“后现代”思潮之中。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空前繁荣,女性们面享受资本文明带来富足,面为身为女人而受到诸多限制和不公而苦闷。在这个背景之下,上野千鹤子以女性代言人身份登上舞台,可谓应时代呼声。上野在学界、论坛和媒体登场,堪称“华丽”,作为名新进气锐社会学学者,她自如地驱使符号学、人类学、消费论等当时学界最新思想理论武器,犀利地剖析时代诸相,发人之不能言。哲学专攻理论素养、跨越学科知识储备、加之明晰轻快文体,很快便为她带来学院内外众多读者。精力旺盛上野,不仅在学院里与学科背景各异许多著名学者侃侃对谈纵横论争,还出现于媒体视野之中,成为代“明星女学者”。许多人通过她书,知道feminism词。书店里开始设出“女性学”角——在八十年代,“女性学”成为能够进入市场“商品”。在这个过程中,上野千鹤子功不可没(若论日本女性学,当然不能只谈上野,但肯定不能不谈上野)。
上野可谓持久而高产学者,自1982年到2014年,个人著述达三十三部、合著达三十种以上,此外还参与多种重要社会学、女性学等大型丛书编集工作。在此,让们粗略地看看她这三十年间学术轨迹,作为社会学学者,上野学术起点是对女性家务劳动研究。受到英语圈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学说影响,将女性在家庭中承担劳作定义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