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措辞是如此精彩——“希望你拿出更有意义作品为后人铺路搭桥树立路标甚至建起庇护所或瞭望塔。”把同样意思表达成“脚踏实地积淀出不受时代和潮流影响东西”。不愧是搞文学这表达能力教甘拜下风。请容再感叹下能用这样文字交流母女实在是让人眼红。但也不禁感慨你这个当事人肯定烦透吧……
只有走过之后才知道自己要走哪条路。你不必急于决定路线与去向不妨尝试下新主题和文风。新主题必然需要新文风。不尝试下又怎会知道自己能做什呢。得天独厚环境让你天生可以满不在乎、鲁莽行事那就把这点好好利用起来吧。而且你经历过挫折与伤痛甚至不惜刻意脱离那个优越环境这使你拥有别人没有财富。
如果只能给你个建议那就是永远不要低估读者。作者衰颓始于低估读者那刻。到时候你也只配拥有相应才华。时常告诫学生写文章时候要想想这是写给谁看文章“收件人”最好是你能勾勒出面貌、可以用专有名词描述人。作为学生论文第个读者也直在琢磨这个读者配不配当收件人。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最大不幸莫过于无法信任和尊敬作为收件人导师。还有句话也经常对学生说别以为你收件人只在学术界这片小天地里。他们经常被论文主审和副审意见牵着鼻子走所以这样建议非常必要。
文章也可以写给“尚未出现读者”。话说回来先前提到未成年照顾者动人故事觉得就是写给其他不知身在何处却有着类似经历未成年照顾者写给“尚未出现读者”。能感受到啊这些文字能传到很远很远地方。
天职、职业与工作都无法让别人代劳。
但在信结尾你说“除婚姻们这代女性好像仍然缺乏保障”看得不禁唉声叹气。什样工作都能督促们成长。遭遇瓶颈与难题时候即便有最亲近人守在身边能够突破难关人也只有你自己。被逼到极限后努力克服——这种经历只有靠自己力量才能体会到。人会在这个过程中品尝到成就感建立自信。如果这种体验伴随着认可那就赚到。如果认可是以金钱形式出现那就是撞大运。难道年轻女性没有机会品味这种成就感吗
你朋友逸事也把逗乐。“想起位法国朋友。他自称是影像作家直靠失业保险和其他福利过着悠然自得生活。他总说要利用这段时间养精蓄锐干番大事业可看他好像已经好多年没干过正经事”——多似曾相识感觉。在80年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有余力当时结识批年轻人他们边领着失业保险过日子边玩音乐、搞戏剧。觉得披头士就是在英国那种青年文化中诞生。那时还感叹看来没有经济保障和时间文化就无法诞生。但金钱和闲暇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无论工作本身赚不赚钱最大回报都是自己获得成就感。尝到甜头就会上瘾……研究乐趣就在于此。即便工作是为别人做而不是为自己做也能品尝到成就感。这是成长喜悦。你会感到自己做成些事因此脱胎换骨。哪怕到这个年纪都能尝到这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