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胸中埋藏着无数句话,但他句都不可轻易说出口。这不是个最好时刻。他已孤身人走这久路,他绝不可踏错步。
他垂下头,答说:“郑大人,请恕小臣无知。”
……
建初十五年深秋,诸事纷乱。
皇帝病不起,诸子会集京城,各怀心思。昌王既殁,翰林院议谥恭宪,皇四子戚炳靖奉旨行监国事,诏葬昌恭宪王于皇陵。皇二子易王戚炳哲奏请刑、兵二部案查昌恭宪王之死,当廷质证戚炳靖为弑兄之凶手,却反被侍御史弹劾不孝不悌,随即被殿前侍卫押出皇城,最终被兵部连夜派禁军护送回封地。
郑平诰最后道:“四皇子被陛下外放近三年而不得归京,臣斗胆问陛下:四皇子当初究竟犯什大错,得遭陛下这般惩戒?陛下久不立储,究竟是在犹豫什?”
皇帝冷笑声:“朕算听明白,你是为他抱不平而来。”
“臣不敢。臣所言,皆为陛下、为大晋。”
“你当朕愚蠢。”
“臣万万不敢。”
学士、翰林学士承旨郑平诰第三次衔领朝中文臣,谏请皇帝早日立储议章。
毫不意外地,这封奏折激起皇帝盛怒。皇帝传召郑平诰入觐,二人在崇德殿内颇起番争执,而这番争执之激烈,事后便连外朝众人都有所耳闻。
据传当日,向喜怒不形于色皇帝将这本奏折狠狠砸在郑平诰脚下,问说:“你三番五次奏请朕册立储君,是为何心?”
郑平诰跪着,答称:“陛下膝下诸子早非幼儿,陛下久不立储,宫内不平,国朝难安。”
这话说得无分委婉,立时便叫皇帝又变脸色。
朝堂下,文臣清议沸沸嚷嚷。以端明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郑平诰为首百余名馆院清臣,于宫门处伏阙长跪,为昌恭宪王疑案不平而叫屈。
到深夜,戚炳靖亲至宫门处。
他走到郑平诰身前,提灯照照郑平诰病容满面脸,叫人将他搀扶起来,然后言不发地返身回宫。
郑平诰路被人带到昌庆宫
皇帝猛地起身,厉声斥骂道:“他是朕儿子,朕想怎罚,便怎罚!朕便是让他辈子不能回京,亦是朕家事,不容尔等置喙!朕立不立储,当立谁人,岂是尔等能指手画脚!你给朕滚出去!”
这番骂声直达殿外。
在外候着文乙看见郑平诰被斥退出殿,近前为他引路。郑平诰久病不愈,此番急火入心,脸色更是晦青,没走几步,就弓腰闷咳起来。待咳声罢,文乙瞥见他手心里捂住抹血色,当即皱皱眉。
郑平诰声音沙哑地叫他:“文乙。”见他答应,郑平诰又叹:“你可知陛下何故对四殿下如此?陛下明明深知,此辈江山,唯四殿下可继。等欲得明主,非四殿下不可堪此重任。”
文乙平静地对上郑平诰视线。
皇帝沉沉气,道:“朕这六子,你与众臣欲推立哪个?”
郑平诰答:“四皇子天资出众、文武拔萃,可堪重任。”
皇帝沉默地觑着他,字不发。
郑平诰又道:“陛下心知肚明,又何必问臣。除四皇子外,陛下其余诸子皆极平庸,任是册立哪个,都难服众。而陛下若有立他人之意,又岂会迟迟不下诏?陛下既不愿立其余诸子,又何故不立四皇子?”
皇帝仍旧不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