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动员整村人,在二十四小时内修成。”他自豪地说。司机和另名共青团员,也抢着加添当年修路些细节。比如,修路命令是在那天下午几点钟下达,而他们村里又是在第二天下午几点钟,就把路修好。又比如,修路砂石是从哪里运来,修路工人又是从哪个农村里召集来。显然,隔这多年,这还是村里人们,津津乐道件新鲜事,百年难得见大事。大家谈得兴起,越说越有劲,仿佛都因为当年曾经参与修路,如今在这外人面前,感到无比光荣。在听来,这切仿佛是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中个情节,似幻又似真。
走完这条马尔克斯式大道,小面包车终于在武梁祠前停下。也为自己那个联想,不觉莞尔。怎马尔克斯和汉代座祠堂,都在山东这个偏远农村中碰头?
下车看
回趟。怎样?”
真把说得很心动。看看天色,还是满天白花花阳光。如果依他所说,还可叫开门探访武梁祠,倒可省明早时间。或许这位小伙子提到朱教授,令对他比较有信心。心想,小镇里人不多,大家都认识,并不出奇,看来他不像是骗人。
于是,把心横,点头说好。
小伙子高高兴兴地跳上车,发动引擎。他那副猴急样子,令想起两年前在河南宝丰县碰到那位马师傅。车子开行后不久,突然,他把车子停在路边,向名打扮颇入时年轻女孩招呼:
“们要去武梁祠,你去不去?”
“你们去武梁祠啊?”女孩撒娇地说,“不,不去。送回家可好?”听她口气,仿佛去武梁祠好像去看电影样。
“好吧,上车吧。”小伙子说,还给介绍他这位朋友,“她就住在们村里,顺路送她回家。”
内地小镇上出租车这种半路搭载朋友作风,早已领教过,久也就不以为意。曾见过香港台湾些同胞,常因为这点和司机闹得很不愉快。走到半途另两个地方,小伙子又遇到他几位朋友,说是共青团,又主动地邀他们上车去游武梁祠。最后,小面包车上除司机和外,还坐另两人和那女孩。大家兴高采烈地同游武梁祠,真好像齐去郊游远足样。倒是不觉得司机在占“便宜”,反而更放心,因为既然他敢邀朋友去游武梁祠,看来他确真有把握,有本事在下班时间后,找到那位朱教授来让们大家进祠去参观。
车子离开县城,向着武宅山方向进发,到个叫纸坊小村子,那女孩便和们说再见,回家去。越往前走,路越来越狭小,弯弯曲曲地经过好几个村庄。沿途所见,不是刚刚收割后金黄色麦穗,就是泥黄色土墙和低矮土筑民居,片原始粗朴乡下景色。武梁祠位于如此偏远淳美农村里,难怪除金石学家和史学家外,它并不怎样为外界人所知。也似乎幸好如此,它才逃过历代兵灾和人祸,保存至今。
突然车子转个弯,在们眼前,竟出现条宽敞柏油马路,和周围风景很不相配。坐在旁边那名年轻共青团员,马上告诉说,这就是几年前,为国务院某位副总理来参观武梁祠时特别修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