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其释然。力量对比优劣是显而易见。但由于曹操逐步建立起战胜袁绍信心,对双方优势劣势有个比较符合客观情况估计,因而在强敌压境情况下没有惊慌失措,更没有畏难退缩,而是调兵遣将,从容对付,为夺取最后胜利奠定个良好基础。
二调兵遣将
建安四年(199)春,当袁绍点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准备大举南攻曹操时,手下些重要谋士和将领对这件事情意见是不致。沮授不主张马上同曹操决战,他劝袁绍说:“由于讨伐公孙瓒,军连年征战,百姓疲劳不堪,粮食没有积蓄,赋役异常繁重,这是很值得忧虑。们应当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同时派遣使者把消灭公孙瓒捷报上报献帝。如果上表受阻,再上表谴责曹操,并且兴师问罪。可以首先进兵黎阳,然后逐渐经营河南,多造战船,修缮器械,并派遣精骑骚扰曹操边境,让他不得安宁,而们则可以逸待劳。这样不出三年,大局就可以平定下来。”
这个首先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后方,然后进驻黎阳,据河而守,拖垮曹操主张,从当时条件来看,是有定道理。但审配、郭图力主马上出兵,说:“按照兵法,兵力超过敌人十倍以上,就可以包围敌人;超过敌人五倍以上,就可以发动进攻;兵力与敌人相当,就可以同敌人进行决战。现在由明公(指袁绍)带领河北兵力去攻打曹操,实在是易如反掌。如果现在不赶快动手,以后就难办。”
这个意见仅从军队数量看问题,带有明显片面性,显然是不妥当。为此,沮授反驳道:“救乱诛,bao,被称之为义兵;恃众逞强,被称之为骄兵;义兵是无敌,而骄兵却会很快灭亡。曹操尊奉天子,用天子名义号令天下,们南下攻击许都,从道义上讲起来是违逆。而且战争胜负主要取决于方针策略正确,不在于兵力强弱。曹操法令严明,士卒精练,不是公孙瓒那样等着挨打人。现在放弃万全之策不用而去大兴无名之师,实在为此感到害怕!”
郭图、审配听,不由得心头火起,针锋相对地说道:“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并不是什不义;何况们是对曹操用兵,怎能说是师出无名呢?而且袁公师徒精勇,将士思奋,不及时定下大业,正是所谓‘天给你而你不取,就反而要受害’。你味求稳,但却不善于把握时机,不善于觉察事物变化迹象,这是会误大事!”
郭图、审配意见虽然缺乏冷静、科学分析,但却迎合袁绍希图“早定大业”心理和平定四州后与日俱增骄傲情绪,因而最终被袁绍所采纳。这时沮授任监军之职,负责统领监护诸将,郭图、审配担心沮授以后同他们作对,于是又在袁绍面前进谗,说沮授监督统率内外,威震三军,如果将来势力发展起来,将会难以控制;何况带兵在外,就不宜干预内部事务。袁绍又立即采纳两人意见,将原来由沮授统率部队分归三个都督,由沮授和郭图、淳于琼各主管军。
骑都尉崔琰也曾劝阻袁绍,说献帝在许,老百姓希望辅佐献帝以安定天下,不能对许都发起攻击,但袁绍同样听不进去。
袁绍将要大举南攻消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