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这次战役中,利用孙权力量消灭关羽,解除襄樊威胁。孙权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将势力延伸到三峡以东、长江以南大片地区。三国鼎立局面最后形成,三国疆域至此也大体固定下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提出从东西两面向曹魏钳击设想至此完全破产,以后诸葛亮多次对魏用兵,都只能出秦川路,不能从根本上动摇曹魏根基,这对曹操身后三国形势和西晋最终在代魏后统全国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襄樊战役结局,显然跟曹操、孙权和刘备三方关系所发生戏剧性变化有很大关系。孙、刘联盟解体,从根本上说来是彼此之间不可调和矛盾最终发展结果。刘备借孙权荆州,为实现诸葛亮有朝日从荆州北出宛、洛以击曹魏战略构想,也为占据荆州上游以对孙吴构成威慑,同时也为使蜀汉有道坚固门户,是决不肯将荆州拱手还给孙权。反过来,孙权也决不肯将荆州旷日持久地“借”给刘备。因此,双方之间这道死结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用和平手段彻底解开。但为对付曹操威胁,将矛盾暂时淡化或搁置起来却是完全可能,这就需要双方从大局出发,求同存异,尽可能多做些加强友好、维护联盟工作。可惜是,刘备、诸葛亮入川后,留守荆州关羽对这方面工作做得并不够好。关羽其人,忠勇刚强,屡建战功,这在当时是被各方公认。但关羽也有严重弱点,这就是高傲自负。高傲自负就不能谦恭待人、礼貌待人,这既不利于团结部众,也不利于团结盟友。次,孙权派使者来见关羽,表示要替自己儿子娶关羽女儿,这对加强双方友好关系本来是件极好事情,而且也并不辱没关羽,但是关羽不仅断然予以拒绝,还将来使辱骂通,惹得孙权为此大为生气。对于糜芳、士仁等部属,关羽更是不放在眼里,糜芳、士仁直为此耿耿于怀。关羽北征襄樊后,糜芳、士仁负责军需供应,有时供应不上,关羽就威胁说回军后定要惩治二人,二人害怕,最后终于在孙权诱降之下倒戈。关羽高傲自负,还为吕蒙施展骄敌之计提供合适土壤,陆逊恭维,关羽就飘飘然起来,结果放松必要警惕。因此,孙、刘联盟解体虽有其内在必然性,但关羽却在其中起“催化”作用。关羽加速孙、刘联盟解体过程,同时自食其果,不仅使蜀汉丢荆州,自己也在瞬间从个威震四方英雄变成身首异处亡虏,付出极其惨重代价。孙权、曹操是这场战争受益者。孙权利用关羽弱点,也利用曹操、关羽之间“龙虎斗”机会;曹操也不失时机地利用(甚至是挑拨)孙权与刘备之间矛盾。他们都善于利用对方矛盾,来达到自己目,从而导演出错综复杂、曲折离奇历史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