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才华过人。曹操开始看到曹植文章,觉得竟然写得如此之好,竟怀疑不是曹植亲笔写。他当下问曹植:“你这文章是请人代写吧?”
曹植赶紧跪下回答:“言出为论,下笔成章,愿当面接受测试。怎会请人代笔呢?”
不久,铜雀台建成,曹操率领诸子登台游览,并叫他们当场各做篇赋。曹植提起笔来,会就写好,第个交卷。其赋写道:
从明后之嬉游兮,聊登台以娱情。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功恒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呈。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虽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不仅写得快,而且写得好,曹操看,十分惊异,这下,他完全相信曹植才华。曹丕才力本来也并不弱,但与曹植相比,不免略逊筹,因此每逢这种显露才华场合,总要让曹植占先。曹植年十岁时,即已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知识面十分广阔。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攻下荆州,邯郸淳归附曹操,曹操让他去见曹植,曹植与之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纵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古今文章赋诔及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就充分显示这才能,以致邯郸淳告辞出来后,连声赞叹曹植是个“天人”。由于曹植具备这些条件,因而得到十分重视才能、自身也很爱好文学曹操青睐,以至曹操几次想立曹植为太子。建安十九年(214)七月,曹操南征孙权,特地派曹植留守邺城,行前说番告诫勉励话:
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令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用自己年轻时候所作所为来勉励曹植,其目显然不仅是要给曹植压担子,给他个锻炼机会,而且是要他经受住锻炼和考验,以不辜负自己厚望。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犹豫不决,客观上给曹丕、曹植造成个竞争机会,同时也造成两人之间持久、不可调和矛盾。在长达十年时间内,曹丕、曹植为争当太子而展开场或明或暗、时松时紧争斗。他们身边各有亲信,曹丕身边主要有吴质,曹植身边主要有杨修、丁仪和丁廙。在这些亲信策划下,演出幕幕尔虞诈、勾心斗角活剧。
有次,曹操带兵出征,按照惯例,百官及诸子到城外送行。曹植说许多颂扬曹操功德话,辞采华美,滔滔不绝,吸引所有在场者注意,曹操听后也很高兴。曹丕才思不及曹植敏捷,眼睁睁地看着曹植占上风,不免有些怅然若失。这时吴质凑上来,对曹丕悄悄说:“大王动身时,您什也别说,只要流泪痛哭就可以。”
这着果然有效,当曹操上马就要启行时,曹丕跪倒路边,放声痛哭,副悲不自胜样子,感动得曹操和曹操周围人都流出眼泪。于是,大家都认为曹植辞藻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