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信略有含义望他眼,却也不说什。
这学院,就是以李氏六书为纲,李氏六书以仁礼为体,以利为用,道理是非常新,但是写时就偏向浅白,所以学起来不难,是个学子,花上半年功夫就成。
关键是“仁者,礼之本,礼者,仁之序”,以及“利者,仁之大也”,怎样在现实生活中体现。
学子先必学熟,然后对着现实中吏治用这个概念来考核文章,然后才批准,授吏,管理着下民,这样来,不消多少时日,全省八郡重建起来,上下都是他人。
至于科举?方信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有本事科举人,请你自费跨过战乱区,上京赶考吧,至于考取回来当官?抱歉,本省重建之中,不以常礼授官。
点书籍,分类处册。”
贫寒学子,没有钱,就打工代资,就般也可勉强补上学费,如果能有些功夫,学院安排工作更可以多余下来养家糊口,这等难得机会,自然使附近贫寒学士蜂拥而上,工作废寝忘食。
其实,就区区这几百学子,自然可以免费以收人心,但是方信并不觉得如此,他要,是贴近自己人才,是认可自己学说人才,是可以干事人才,养士也不是这样养——他可以提高着工资,却不会免费赐予。
拿工资干活人,才会更积极理解李氏六书要意。
见得鲁铭惊讶表情,有人就解释说着:“安昌大乱,国家典藏,于战火中损坏甚多,是以大募贫寒士重新修馔抄录,并且付之印刷,这是千秋万载大计,也使他们得以进学,养家,人都称善!”
“三年之后,骨干都有,不但形成李氏军事集团,也会形成李氏政治集团,从上到下,从文到武,这万许骨干能量可不低,以后自然由他们本能维护李氏集团利益和学说。”方信默默如此想。
再到后园,湖泊清榭,波光满目,这里学子就富贵多,他们各拿着书,引经据典,于亭台之上,轻声讨论着,交换着思想,不时争论着,方信见,微笑不语。
门学说,不是个人完成,最好是创立者提出骨干要旨,而大批士子参与,丰富润色,使之丰满,形成体系,减少漏洞。
有着年年改善,如是立新朝时,这门李氏六书,就不是现在简单几册,必是包容万有,首尾完备学说,如此才可定以国本,加以推行,定以
再走过段,就见得个穿着九品服小吏在处讲读,行人上前,才听几句,鲁铭就满是惊讶神色,因为传授,并非是四书五经,而是切实下吏管理之术。
方信见此,笑,说着:“安昌省战久,十数年不开科举,而且学院早废,学子就算有些家学,也难以登堂入室,上等黄榜,就算日日苦读,也非数年可成,但是本省废后立新,也需要大量人才,考虑到这些士子家境,因此本官就令下吏直接传授为吏之学,先从不入流开始,分成数级,考核成功者就可上任。”
此时,正经过个水潭,颇见清幽,从世家出来鲁铭,却是心中凛。
不经科举,全入幕府,私授下吏,这个总督大人,里面含义就很难说,古人也不会不明白这点。
非常之人,多行非常之事,鲁铭眉宇微动,立刻恢复常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