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太原、河东,实际上是由无数个山间盆地组成,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太原盆地,忻定盆地,大同盆地,夹在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之间这连串小山间谷地,像串糖葫芦样,共同形成个走廊式单独地理单元。毫无疑问,匈奴如果要对太原发动攻击,那雁门郡将是他们必争桥头堡。
从太原再往东,翻越太行山,就来到望无际华北平原,除非中原政权控制渔阳、右北平,扼守住燕山各隘口,否则,这个大平原,基本从北到南无险可守!
总之,代地和燕地,就像是两个水龙头阀门样,为中原扼守来自于北方游牧民族袭扰。中间以太行山这个巨大“屏风”为界,各自保卫着山西像颗颗糖葫芦粒样小块盆地,以及华河北望无际大平原。
旦阀门失守,则来自于游牧者铁蹄,则会像洪水样泻千里,分成东西两路,对农耕文明进行肆意劫掠和破坏!
中原想要在太原、恒山、巨鹿重新组织防线,无疑会耗费巨大国力。
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後赵将李牧时,又在匈奴大破匈奴。”
“当时个赵国,便已让匈奴无法南下,但至少能够自守。而当秦统燕赵,使黑夫、李信、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匈奴,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更起临洮至辽东万馀里,将秦燕赵三国长城连在块。”
“当时大单于为黑夫属下陈平所谗,不能胜秦,遂北徙,直到近来诸侯畔秦,中国扰乱,方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故由此可知,中国合则必击匈奴,中国分则匈奴稍得喘息,甚至能反扑南下,占有更多牧地……”
作为纵横之士,又是燕地人,蒯彻对这片地缘形势是烂熟于心,他甚至还为冒顿,专门画幅燕代地区地图,上面标注各种山川道路城郭草原。
这就是蒯彻给冒顿设想未来战略:“匈奴也许无法南下胜过秦,灭亡秦,但可以通过保住代国,让匈奴人骑从,可以不断南下袭扰,让出征多年士卒不得放下兵刃,农夫农妇不得休憩,时间长,天下见黑夫仍不能兑现其与民休息,兵戈不兴承诺,必愤而叛之!”
“到那时,秦始皇帝死后,中国分裂场面,将又次出现,而大单于,亦可乘此良机,率胡人南下,进入咸阳!报昔日烧单于庭之仇!”
“到那时,你将
他当即让属下献上,指点起来:“大单于请看,燕代之地,真乃是草原行国,与中原冠带之国,必争界限啊!”
现如今,随着东胡和中原诸侯被消灭,东亚大地上,只剩下两个大政权,匈奴和秦,代表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通过三个区域濒临,分别是朔方上郡、代地、燕地。
这条线,不但恰好是降水量线,还以山川界限,将两种文明分隔开来。
“朔方、上郡距关中极近,又有直道,调兵方便,故旦秦挥师北上,匈奴不可争也。”
“代、燕则不然,彼有恒山为阻,距离关中辽远,秦军调拨不易,又有赵人、燕人思念故国,与秦为仇,怏怏不服,如今韩广无援,求助于大单于,此千载难逢之良机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