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孙斯被少正卯暗示眼色,也不落下风:“余乃是鲁国执政,必须坐镇都城纵览全局,故季氏半军得驻防鲁城,以备不时之用。至于另外半军,向是从费邑征召,如今公山氏不听调遣,余也无可奈何。”
他唉声叹息,鲁侯目光只好看向叔孙州仇。
“大司马?”
叔孙州仇作为三桓实力最差家,自然也不愿让好容易恢复点元气叔孙族兵去和齐人硬耗。于是就顺着季孙斯话头,主动请缨带着半军之众去监视费邑,以免“公山不狃和阳虎里应外合”。
于是乎,孟氏因为郕邑地理位置所在,跑得和尚跑不庙,只得承担北境半防务,另半就压到阳关司马子路肩上。
张孟谈道:“鲁城那边,司寇也得放低姿态,假意向国君、三桓求助番……”
无恤点头:“吾知之,无论如何,尊君态度要做足,定要先让三桓不仁,吾等才有理由不义!”
……
七月底,不同于赵无恤势力有条不紊,在齐国开始集结乡鄙之民,欲观兵于鲁国消息传到鲁城后,曲阜公宫内外,朝堂上下是极其慌乱。
最后还是小宗伯孔丘席话让鲁侯和三桓镇定下来。
孔子为弟子忧虑之余,也放心不下西鄙,他与赵无恤,还有汶上几位大夫关系不错,曾经就职过中都邑也在那儿。
“西鄙呢?西鄙数邑是往年齐人主攻方向,该如何是好?”这几日,鲁侯都愁得白几根头发,此刻声音疲惫。
叔孙州仇大概是觉得自己理由最说不过去,便拍大腿补充道:“君上忘,西鄙不是有赵小司寇?”
孔丘提醒他:“大司马,你莫非忘,方才君上才展示过赵小司寇求援信,说是卫国、大野泽盗跖似有异动,若是齐人来犯,兵卒恐怕不够,还望
“君上!齐桓公时齐师何其强大,尚且在长勺被鲁人击退,鲁国昔日与齐国龌龊都是阳虎之过,如今齐人却听信那叛臣之言来伐,是为不仁不义之师,必败。鲁国虽小,却有持戟数万,虽是周礼敦敦之邦,却不可轻辱。还请君上令诸卿大夫各守其境,集结左右二军分别待命北境、西鄙,则齐人可御。”
按照宗周时旧规,是“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中国二军,小国军”。鲁本是二军,襄公十年,自命为“周公之国,姬姓之长”鲁国大概是觉得自己国际地位较高,在周遭滕、薛、郯、杞等小国朝见下时头脑发热,便“作三军”,季武子、叔孙穆叔、孟献子各主军之征赋。
但弭兵之会后鲁面对晋、楚两边同时逼贡,渐渐吃不消军赋,鲁昭公五年,三桓又决定“舍中军”,回归二军编制,四分公室国土以供赋税。季氏主右军,孟氏和叔孙各自主半军,其实和晋国情况样,都是用私属族兵凑数。
孔子这番话,三桓听进去,北境和西鄙向是齐人往年攻击主要目标,但自私他们却不乐意调拨人手去西鄙守御,因为那边大夫们比较独立,少有三桓领地。
孟孙何忌想起家臣公敛阳交待过话,第个推脱道:“灌城初破,周遭可能还有阳虎遗党残部,郕邑扼守鲁国北境,若是被攻破,齐人便可以沿着泰山南麓直趋鲁城,不可无备,故孟氏半军得在郕邑、灌城带迎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