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轻时也做过乘马游园事情,那时候,赵氏与范氏关系还算亲密,赵鞅本人与范吉射兄弟也有些交情。
如今物是人非,而再再而三,赵与范,经过这次纵敌渡河事情后,更是成解不开死仇!这笔账,等赵氏父子脱险后自然要与之算算。
赵鞅最后向无恤引荐,是位扎着扁髻,口卫国邶地口音陌生老者。
“卫国先大夫褚师圃,恶于卫侯元而被逐,本来亡在中牟,听闻渡河入卫,便前来相助。”
褚师是春秋时期官称,就是负责管理市场官吏,也称作“市令”,卫国工商业发达,工匠和商贾势力庞大。十多年前卫国齐豹、北宫喜、褚师圃、公子朝作乱,正是利用工匠力量才将卫侯逐出濮阳,所以王孙贾才说过“苟卫国有难,工商未尝不为患”。
鼓起,已经身高近八尺,在人群中鹤立鸡群。高点是好事,可惜腰围也变得和身高同样惊人,他起码胖倍,有团粗黑如铁丝胡子遮住他肥胖双下巴。
不过古代审美对男子腹围是十分欣赏,认为是种有力量象征,君不见汉唐壁画雕塑,凡是武士几乎人人都腆着大肚子。看上去赵广德力量确见涨,战车上放着柄全铜制作大椎,似乎是赵广德武器,赵无恤按自揣测,自己也只能勉强扛起。
在路上闲谈中赵无恤得知,温大夫赵罗留在后方负责温地防御,他虽然才年四旬,体态却臃肿得几乎无法蹬车作战。
“他们父子真该少吃几只熊掌。”赵鞅谈笑风生,顺便向赵无恤暗暗抱怨。赵罗过去几年越发贪图享乐,仿佛这辈子都不会再打仗似。所幸他儿子虽然也物欲旺盛,好歹还有几分胆量,念着赵无恤当年对他好,主动请缨领军随行。
温县县卒战斗力较差,不过在援引武卒训练方式后,这千余由赵广德直接统辖兵卒也没那不堪。此外,郑龙带着两百余从家臣之子中精挑细选出黑衣甲士,拱卫赵鞅左右,还有三百在大原骑乘代马训练轻骑士,这些人算是赵氏常备军。其余五千人,则是赵氏从下宫、晋阳等地临时征召来,配备长矛、弓箭和戈戟邑兵。
不过那次政变最终失败,公子朝、褚师圃逃亡入晋,那位美男子最后靠着卫侯恋*情热获得原谅,又回去。而褚师圃本来寄居在赵氏中牟大夫处,如今更直接投入赵氏门下。
无恤甚至还看到,有数百卫国楚丘戎州被发戎兵相随,他们与卫国人积怨已久,不少人在招募下投军。
这便是赵鞅手里全部战力,最让无恤惊喜,自然还是那三百轻骑。虽然训练作战大不如无恤手下原始版本,可对于即将发生战事来说,也是不错补充。
“加上两百武卒轻骑,还有邮无正手下三百余,此次作战,便能凑齐八百骑兵!”
若是使用得当,千骑击走万余徒卒并不是神话,而是历史上反复重演事实!
他们父子进行军事改革仅限于军中,而不像后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样在民间和贵族中强制推广,所以虽然也有些反对声音,可对于圉、牧、狄人血统出身轻骑兵也渐渐司空见惯。用赵鞅话说:“吾等祖上伯益、造父便是乘马牧马之人,骑马作战又如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